第79章 御赐牌匾,朱元璋亲笔!
半串吊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章 御赐牌匾,朱元璋亲笔!,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半串吊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父亲,那可以承载千人的火车,真的可以造出来吗?”
那这火车岂不是不能用了?
他又看向场中行驶的火车,口中喃喃道:“可惜……”
这块匾都能当传家宝传下去了!
“快,快,给我挂上,这块匾一挂,我这第一制造局才实至名归啊!”
不是朱元璋手里没有足够的兵力去覆灭北元,而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去支撑军队的士兵们消耗。
如果大明有足够多的粮食,朱元璋绝对不会容忍北元蛮子一直蹦跶,早就挥兵直指北元老巢!
原来父亲曾经说的,机械取代人力便是如此吗?
曹玮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道:“火车造好了,为父就能歇上两天。”
进入制造坊大院的时候,曹英就已经看到了绕着院中铺了一圈的枕木轨道,还有上面停放的火车,以及后面连着的车厢,此时不禁靠上前去,仔细观看。
一辆火车可以容纳几百人上千人?
那该是怎样一种场面?
如果大明有了贯穿全国的火车,人们不是就可以想去哪就去哪了?
“大人,这位小公子是谁啊?”有人看到曹英,觉得面生。
“如此高产之神粮,大明理当引进国内,大力推广,以保天下黎民再也不受饥寒之苦。”
“除此之外,草民早年间曾遇到一位云游四海的高人,他行走世界各地,见过海外各种高产作物,有土豆、红薯、玉米等粮食亩产可高产达千斤!”
“能造是能造,但在那之前要先解决火车实际应用的问题。”
曹玮闻言,带着曹英往门口走去,远远的就看到外面几人抬着的一块大匾,上面盖着红布。
说着,曹玮双手抱胸,以一种十分轻松随意的语气说道:“钢材的问题,为父有一种炼钢之法可解,地势问题,只要下的功夫够足,勘察的地形够多,也可以化解。”
曹英看着目视前方的曹玮,一瞬间感觉父亲的身影竟是如此的伟岸。
说完这句话,曹玮只感觉朱元璋的眸子骤然亮了起来。
“英儿,你记住,除开生死,这世上的一切问题,都是有相对应的解决之法的,遇到困难,永远都不要轻易放弃。”
那些亩产千斤粮食,那些取之不尽的金矿银矿,放在海外蛮夷的手中实在是暴遣天物!
应当通通归于大明!
但……开海一事如何提起?
朱元璋是大明的皇帝,一言九鼎,当初禁海令就是他颁布的,如今再要开海,岂不是出尔反尔?
……
只见宋平带着两个匠人,在锅炉下方的铁桶内添置了许多煤炭,点燃之后退至一旁等待。
可粮食就不一样了。
乖乖!
“哧—”
因为曹玮,他们这些苦哈哈的匠人也成了领朝廷禄米的人,有一个算一个,无不对曹玮感恩戴德。
战乱之时,曾经有盐商借着政策的口子大肆捞钱,赚的盆满钵满。
朱元璋昨日说要赐一块《金陵第一制造局》的匾,曹玮没想到这么快就送来了。
曹玮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
这还是在朱元璋一直刻意打压商业提倡农业发展的情况下。
朱元璋在立国之后,十分重视农业之根本,制定国策,设立营田司、屯田部,鼓励百姓垦荒。
火车开始缓缓在轨道上行驶,过了一会,火车的速度便有了明显的加快……
朱元璋点了点头,曹英在给他的信中曾经提到过,曹玮不止一次跟曹英说过那个世外高人,如今看来,多半是真的。
来到制造坊,匠人们见到曹玮纷纷问好。
“父亲,练拳?”曹英见到曹玮,将饭菜放好,问道。
曹玮指着地面上铺的枕木轨道,“你看,这枕木是用来引导火车的前进的,但木材极易腐烂,所以后续的火车轨道需要用钢铁制成,还有铺设轨道,遇到……”
看来自己没在家的这几天,让曹英改变了不少。
曹玮觉得,朱元璋已经心动了,他想要开海,毕竟海外有亩产千斤的粮食,有大量的金矿银矿,就算是神仙也难以不为之心动。
曹玮睁开眼,起床伸了个懒腰。
这火车明明没有任何人去牵动,却能自己行驶。
曹英听完,傻了眼。
时至午时,制造坊中烧好了大锅饭,依旧是烩的一锅菜汤,曹玮父子二人就着大饼,一人一大碗下肚。
曹英看着场中不断奔跑的火车怔怔出神。
脚步声由远及近,门开了。
曹玮乐得直咧嘴,“日后还要老严你多多照顾。”
但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想要获得利益,就必须要有相应的投资产出,这个道理朱元璋应该会明白……
“此话当真?”
见到曹玮,严震直拱着手贺喜:“恭喜恭喜,以后你这制造局的名声就彻底打响了。”
曹玮从皇城出来的时候,已经夜深。
翌日。
曹玮咳嗽一声,“行了,你们忙伱们的事,来两个人,把火车操练起来起来,让英儿看一看。”
立马有一群人围了上来。
“金,陵,第,一,制,造,局!”
“火车造好了?我能去看吗?”曹英顿时来了兴趣。
“什么问题。”曹英还不了解火车的特性。
“这眼睛,这鼻子,简直跟曹大人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硕大的牌匾之上,几个烫金的大字刺的曹玮微微眯起了眼。
说完,他上前仔细一瞅,在下方一角,果然落着朱元璋的题名。
说到底,粮食就是一个国家的命脉,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啊!
曹玮说开海能提升大明经济,这一点朱元璋可以不在乎,反正现在日子也不是过不下去了,自开国之后,大明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曹玮后退了几步,仰着头,一边看一边点着脑袋。
以后在应天这块地方,他曹玮也算是个有名有姓的人了。
只是曹玮就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不知道能不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
“可惜,没有相机,该拍一张合影的……”
(今天本来想努把力,来个八千字,但是觉得还是质量重要一些,
感谢读者大大们的订阅,今日六千字奉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