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摊丁入亩,又一道国之良策!
半串吊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 摊丁入亩,又一道国之良策!,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半串吊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91章 摊丁入亩,又一道国之良策!
曹玮猜想的不错,朱元璋此时可谓惊怒交加!
惊的是当年生死大敌张士诚竟然还有一子活在世间,这二十余年一直潜藏在彼岸倭国的境内!
怒的是此子侥幸从自己手中活了下来,不好好的苟且保命,竟一直鼓动倭国人侵犯大明!
此为狼子野心!
再加上仇人之子的身份,更是不能不除!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道理朱元璋很清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朱元璋满面冰寒的看向跪在地上哭丧着脸的崔茂,
“你至正二十七年出海,这么说,你曾经见过咱?”
崔茂是一点都不敢耽搁,立马回复道:
“大明皇帝陛下在上,小人当年在平江城内确实见过您的雄姿。”
朱元璋没有任何动作,而是继续寒声道:“把那张子成的身份跟咱讲清楚!”
崔茂哆哆嗦嗦的擦了下头上源源不绝的冷汗,“回大明皇帝陛下,这张子成是当年张士诚在外面的一个私生子,张士诚之妻得知此事,便将张子成生母逼死,张士诚便派人在外面秘密照顾张子成,所以很少人知道他私生子的身份,故而小人才能趁乱与其一起逃出平江城。”
朱元璋顿时默然,当年他将张士诚一家全部处死,张士诚之妻刘氏还带着两个幼子自焚,原以为已经一网打尽,却没想到张士诚还有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私生子。
当年平江城破之后,确实有一小拨人趁乱逃了出去,想必就是崔茂一行人,那时他只当是张士诚手下士兵的负隅顽抗,并未太过在意,只派出部分兵力去追杀,因为那时他只想尽快除掉还在平江城中的张士诚。
他在倭国生活二十余年,早已经在异国安家,娶妻生子,现在他死了,他的家人怎么办?
最主要的是,他不想死!
“饶命啊!大明皇帝陛下!饶命啊!伱让我做什么都行,我给您当牛做马……”
丰盛是对曹玮父子二人来说,对朱元璋和朱棣而言,只是普普通通。
他要死了!
“不要啊!大明皇帝陛下!我还有用!我能给你们带路!我能找到张子成!”崔茂嘶声叫喊起来,顿时涕泪齐流。
朱元璋目露思索,曹玮说的确实有道理,大明官绅确实是可以根据其功名和职位来免除一定份额税务甚至于不交税。
可曹玮的情况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哪里有什么病,身体好的不能再好了!
朱元璋并没有丝毫的心软,此人伙同倭寇侵袭大明二十余年,死在其手上的大明百姓不知道有多少,一刀砍了他都太过便宜他!
在崔茂凄厉的哭喊声中,几名侍卫从外面进来,将他拖了出去,眨眼间叫喊声就停了。
“这样一来,百姓们家中田地少,便能少交点税,官绅豪强们家中田地多的数不清,种出来的粮食在仓库里都要放到发霉发烂,多交些税也是理所应当。”
现在他该说的都说了,是生是死,只能看天意。
不知不觉,已经这么晚了。
现在不仅是曹英,就连朱元璋和朱棣,都想掰开曹玮的脑袋看一看到底是怎么长的。
年夜饭是中华传统习俗里最重要的一餐,曹玮也做足了准备,鸡鸭鱼肉各类都准备了许多,将其一一炮制好就等入锅了。
朱棣出声道:“父皇,既然当年贼寇之子流窜至倭国境内,那我们……”
朱棣端起碗呷了起来,暗中思索。
“你们先下去吧。”朱元璋的声音露出了一丝丝的疲态。
到时候御医一查,自己屁事没有,岂不成了欺君罔上?
朱元璋能给自己留个全尸吗?
摊丁入亩,继土地公有之后的又一道国之良策!
曹玮到底是怎么想出来的!
这简直就是一个挖不完,掘不尽的宝藏啊!
曹玮放下手中筷子,打了个酒嗝,“嗯……再为大明续命,那便是改革赋税。”
此话一出,朱元璋果然不再提刚才的话,也转头看向了曹玮,显然对此很是在意。
况且一旁还坐着曹玮,他只能挪开话题,转头问向曹玮:“父亲,之前你说土地公有能为大明续命五百年,可还有办法能让大明千秋万代?”
朱元璋的好奇心被提了起来,“赋税?要如何改?”
<div class="contentadv"> “土地公有,只是让天底下的老百姓手里都有田可耕,有粮食吃,但他们还得为国家交税。”
天空中开始飘起雪花,顷刻间变成了鹅毛大雪。
“摊丁入亩?”
在他眼中,父亲曹玮简直就是无所不能!
【回归倒计时:187天10时25分51秒】
说完,便带着朱棣,被曹英一路送出了院子。
子时了。
朱元璋微醺了,其他人也是如此。
一向身体素质极好,在这寒冬腊月也只穿了两层麻衣的曹玮,忽然感觉好冷……
两人应声之后,退出了暖阁。
而曹玮却一直愣愣的站在堂屋的门口,傻眼了!
朱元璋明天让御医来干什么?
肯定是给他瞧病!
曹玮明白,朱元璋这是起了爱才之心,想让他多活两年。
“并且,摊丁入亩之后,官绅们交税的压力大大增加,便能有效的抑制赋税提高的程度。”
朱元璋微眯着眼,目光闪烁,终于,他放松了身子,轻轻的挥了挥手,“拖出去,砍了吧。”
四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其乐融融。
朱元璋心中一凛,曹玮这么一说,他才警醒起来,各朝各代,好似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赋税越来越重……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税收提高,官绅豪强们家中田地数不清,自然是交得起税的,可百姓们家中只有区区几亩田地,赋税一提高,他们便无力承受。”
“想要大明长治久安,就必须更改税收政策。”
“官绅豪强们家中有多少亩田地,一亩田地便要交多少税,百姓们也是如此,一亩地收税多少,算算家中几亩地就行了。”
“可普通百姓家里田地太少,为了提高劳动力,也会多生孩子,这样一来,人头税赋提高,就成了他们的枷锁。”
父子二人来到院子外面,曹英上前点燃了爆竹。
待其走进之后,正是朱元璋和朱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