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1章 继位为帝
两广总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六卷】第1章 继位为帝,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两广总督,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然今率五十万大军北征,竟致全军覆没,朕愧对于列祖列宗之英灵,有负于天下百姓之厚望。</p>
朕深知此番大错已铸,回天无力,决心与敌死战于沙场,不负祖宗之名。</p>
思及江山社稷,不可一日无主。</p>
吾弟朱祁钰,性行纯良,才德兼备,仁孝恭俭,素有贤名。</p>
朕观其可为天下之主,保我江山社稷,护我百姓万民。</p>
今朕传位于弟,望汝登基之后,以祖宗之法为纲,以百姓之心为念。</p>
当勤勉政事,选贤任能,广纳良言。</p>
此时节,须以国家为重,抵御外敌,保我河山,亦须有以死殉国之气节。</p>
朕虽身死,然心忧国家。愿吾弟不负朕之所托,不负祖宗之期望,不负百姓之信赖。如此,朕虽死无憾矣。</p>
钦此!</p>
正统十四年十月十八日】</p>
宣读完传位诏书的于谦已经是泪流满面,他对于小皇帝是相当满意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小皇帝的启蒙恩师,还是因为他是看着小皇帝一点点长大的。</p>
如果说这些是出于私人情感的话,那么小皇帝在国事上做的一切,以及其所施行的政策,都说明了他是一个明君。</p>
如果不出这档子事的话,大明将在他的手里走向一个新的巅峰。</p>
要知道,其从小就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国事政务非常娴熟。</p>
帝王心术也有人手把手的教。</p>
于国于民,于谦都非常满意。</p>
他和镇国公杨轩,以及胡太后三人在其身上倾注了无数心血才培养起来的皇帝。</p>
本应成为一代优秀帝王的,可却战死在了关外。</p>
或许这就是天意吧!</p>
不仅仅是于谦,胡太后的眼眶此刻也是红的。</p>
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拿出这传位诏书静静看着,脑海中想着镇儿写这传位诏书的时候,应该很绝望吧?</p>
她无法想象小皇帝当时的经历,他也不知道小皇帝战死的时候,心中在想些什么。</p>
朱祁钰已经跪了下来,同样有眼泪流出。</p>
“皇兄,皇兄……”他一遍遍的喊着。</p>
下方的百官则是眼含热泪,嘴里喊着“陛下…陛下……”</p>
传位诏书不仅仅是传位诏书,还是小皇帝的遗书。</p>
在明知回不去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以身为饵,给樊忠创造机会和争取时间。</p>
他的牺牲没有白费,樊忠将天子玺印和传位诏书都带回来了。</p>
好一会儿后,胡太后压下了心中的悲痛,她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低头看向跪在身旁的朱祁钰。</p>
“郕王,接旨吧!”</p>
“从今往后,你就是大明的皇帝了。”</p>
胡太后的话,在场众人也都听到了。</p>
这也意味着,朱祁钰成为皇帝,再无阻挡。</p>
“儿臣遵旨!”</p>
下一刻,就见于谦转过身,将传位诏书缓缓交给了朱祁钰。</p>
“皇兄请放心,臣弟必不负所托。”</p>
“若京师被破,臣弟定当以身殉国!”</p>
朱祁钰严肃认真道。</p>
接着,胡太后朝一旁招了招手,就见一名太监端着天子玺印走了上来。</p>
“郕王殿下,请接印!”</p>
朱祁钰又接过天子玺印。</p>
随后,他缓缓起身。</p>
转身面向百官,一手传位诏书,一手天子玺印。</p>
这也意味着他的皇位是通过正规渠道继承来的,而不是像历史上一样,被赶鸭子上架,手上连天子玺印都没有。</p>
“臣等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百官撩袍下跪,齐声高呼。</p>
“众卿平身!”</p>
朱祁钰开口。</p>
这一刻起,他就是大明王朝的皇帝了。</p>
“谢陛下!”</p>
百官起身。</p>
而在百官之首站着的襄王朱瞻墡,不知为何,心中却有一点失落。</p>
不过这种情绪来得快,去的也快。</p>
他本来就对皇位没多大的心思,况且以现在的局势,这皇位能坐多久还不一定呢!</p>
太危险了!</p>
自己还是适合当一个藩王!</p>
“陛下,你现在可以坐在属于你的位子上了!”胡太后在朱祁钰身后开口。</p>
闻言,朱祁钰连忙转过身,微微躬身。</p>
“去吧!”</p>
“记着,你现在是大明的皇帝。”</p>
胡太后又道。</p>
闻言,朱祁钰不由看向了近在咫尺的龙椅。</p>
明亮的好似在发光。</p>
他迈出步子,朝着龙椅走去。</p>
他的步伐很慢,一步一步的接近。</p>
最后,屁股落在了龙椅上面。</p>
只是这龙椅和他想象的不一样,很硬,两边的扶手也距离他很远。</p>
这意味着今后他只能独自一人去面对那些未知的艰难险阻。</p>
“这就是皇帝吗?”朱祁钰心中想着。</p>
看看下方的百官,又看看身旁的母后。</p>
那种‘我成皇帝了’的兴奋感瞬间消失,转而变为了浓浓的压力。</p>
是啊,他现在是皇帝了,但这皇帝能当多久,还得看大明能不能度过此次的劫难。</p>
“新帝继位,但这登基大典却不能少。”</p>
“礼部负责筹办此事。”</p>
“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快。”</p>
“但该有的,一样也不能少。”</p>
“此事还需昭告天下,稳定人心。”</p>
“至于年号,就由诸位大臣一起商议吧!”</p>
“后面的事,哀家都不掺和了,祖训有言,后宫不得干政!”</p>
“若有什么事是需要哀家做的,可先禀报陛下,再由陛下告知哀家。”</p>
说话的同时,胡太后已经起身了。</p>
新帝已立,国家大事就得交给皇帝和大臣去商议,因为朱祁钰不是小孩子,他是个成年人。</p>
还有就是给朱祁钰和百官一个信号,自己这个太后不会去干政。</p>
胡太后没有留恋,转身就走。</p>
见此,朱祁钰也是连忙起身,做出了挽留。</p>
但胡太后的态度很坚决。</p>
于是朱祁钰便躬身行礼:“儿臣恭送母后!”</p>
“臣等恭送太后娘娘!”</p>
百官齐声道。</p>
胡太后一离开,不少人都跟着松了口气。</p>
或许是因为胡太后刚才表现出来的气势太强了吧!</p>
给人的压力很大。</p>
再次坐到龙椅上的朱祁钰还不待下方的官员开口上奏,就表示了自己要立先帝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的决定。</p>
百官只是愣了愣,便欣然同意。</p>
同时心中对朱祁钰的印象也更好了。</p>
这个皇帝,仁义啊!</p>
于是高呼陛下圣明。</p>
当然,这只是一个通知,正式册立太子肯定不是现在这种时候。</p>
相比于即将到来的劫难,立朱见深为太子的事,并没有占据多长时间。</p>
当下最重要的还是怎么应对此次外敌入侵的劫难。</p>
现在京师的兵权都在于谦手上,而纵观满朝文武,能倚重的就只有于谦。</p>
所以朱祁钰顺势就将于谦由兵部侍郎给升为兵部尚书,负责京师守卫事宜。</p>
总之就是一句话:要什么给什么!</p>
朱祁钰对自己的认知还是比较清楚的,处理国事的能力比不上朝中一些为官几年的‘新秀’,军事能力也不行。</p>
能做的,就是给臣子足够多的信任。</p>
尤其是像于谦这样的臣子。</p>
那真是来再多都不够。</p>
于谦没有退缩,他接下了这个重任。</p>
他从小就读兵书,也曾随太宗皇帝出征过,并非不知兵之人。</p>
但统兵作战这还是头一次,尤其是负责京师守卫,统领所有兵马,可以说,现在大明的国运就在他的肩上担着。</p>
他的压力是非常大的。</p>
朱祁钰对此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行,而朝中能够担当起如此重任的只有于谦一人,他没得选。</p>
哪怕,于谦是文臣。</p>
不过有些人来到这个世上,好像就是带着某种使命的。</p>
于谦在承担起这个重任之后,很快就明确了现在最先要做的是什么。</p>
由于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加之之前南迁派散布的各种言语,现在整个京师的军民都是士气不振。</p>
五十万大军都没了,他们剩下这点人能干什么?</p>
于谦前面从太后手中小皇帝出征前留下的旨意之后,就接掌了京师的兵权,自然也了解了京师的兵力情况。</p>
禁军还有一半在京,三大营也还有一部分,这可都是绝对的精锐。</p>
再加上二线的守备部队,凑出十万可战之兵是没有一点问题的。</p>
若是再从其他地方调兵过来,将敌军堵在京师城墙之下,说不定有机会重创甚至全歼。</p>
这可和历史不一样,历史上京师只剩下了二线的守备部队,还几乎都是老弱病残,连战马都找不出几匹。</p>
所有的精锐都折在了土木堡。</p>
但在这里,还有八九万的精锐,这就给了于谦很大的信心。</p>
尽管由于骑兵不足,无法与敌人野战,但守城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p>
所以唯一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京师军民的士气问题。</p>
只要解决,这仗就稳了。</p>
最差也能拖到敌军粮草断绝,自己离开。</p>
毕竟,通州可是储存着足够京师所有人用上一年有余的粮食。</p>
不过随之而来的又是一个问题,那就是通州的粮食要如何运抵京师。</p>
否则的话,如此多的粮食被敌人得到,那可就真的危险了。</p>
开会商议,有一些人提议,将通州的粮食全都烧了,运不到京师,那就一粒粮食也不能留给敌人。</p>
于谦沉默了一会儿,但他并不想放弃如此之多的粮食。</p>
焚毁粮食,只能作为最后没有办法的办法。</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