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行北辽旧事
南明离火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5章 行北辽旧事,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南明离火录,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大清这是要完了!”</p>
内政王大臣会议上遏必隆苦涩无比,唉声叹气。</p>
“事到如今,诸位都说说,我大清该如何是好!”孝庄带着宣统小皇帝叹气道。</p>
“太后,已经别无他法了,待鳌拜带兵回来。”</p>
“咱们集中力量收复辽东,如此一来我大清才有活下去的希望!”遏必隆拱手沉声道。</p>
“遏必隆,让鳌拜从陕甘撤兵的诏书已经下达。”</p>
“只是,万一我们夺不回辽东。”</p>
“我们满人又该怎么办?”孝庄郑重道。</p>
现在咱大清已经集中所有力量投入到辽西和张胜作战了。</p>
可是张胜这个西贼却是孙可望麾下的第一猛将,其威势远胜于王辅臣。</p>
甚至隐隐约约间也超越衡阳大捷后的李定国。</p>
张胜蹶了名王,虽然济度不如尼堪。</p>
可是张胜却带着八千骑兵打平了草原。</p>
又裹挟了十万乌合之众攻占了辽东。</p>
挖了我大清太祖太宗的皇陵!</p>
更是消灭了敦拜,一直打过了大凌河。</p>
他对我大清造成的威胁,造成的伤害已经连昔日的李定国都比不了了。</p>
而今我大清最后的几万兵马正在松锦与之作战。</p>
不要说击败张胜,收复辽东,夺回咱大清太祖太宗的皇陵了。</p>
就算是抵挡住张胜的攻势都非常艰难。</p>
要是鳌拜从陕甘回来依旧夺不回辽东。</p>
那么我大清又该何处何从?</p>
“太皇太后,切勿未战先言败。”</p>
“待鳌拜从陕甘折返,我大清十万大军齐聚辽西,必能一举收复辽东!”遏必隆强打着精神道。</p>
孝庄闻言苦笑了两声。</p>
事到如今再说这些又有什么意义?</p>
我大清十万大军齐聚辽西。</p>
鳌拜能从陕甘带回来两三万人就不错啊!</p>
十万大军,十万大军,我大清那来的十万大军啊!</p>
“遏必隆,哀家是问你要是辽西再败,我大清该何去何从。”</p>
“到了现在,其他的话就不用说了。”</p>
“哀家只想知道,你们这些做奴才的,要怎么让我们娘俩活下去。”</p>
孝庄抱着小宣统垂泪道。</p>
“太皇太后!”</p>
一众满清贵族连忙跪拜,惶恐不已。</p>
“请太皇太后放心,小王就算是死也必保太皇太后老祖宗和皇上无恙!”年轻的杰书发誓了。</p>
孝庄闻言摇了摇头。</p>
到了现在莫说是杰书了。</p>
就算是阿济格、多铎这些人,甚至是多尔衮、皇太极回来。</p>
我大清也已经没救了!</p>
“太皇太后请放心,就算夺不回辽东。”</p>
“我大清也可效仿昔日的北辽,兵出草原在西域重建大清!”遏必隆咆哮道。</p>
此言一出孝庄顿时就双眼一亮。</p>
是呀,辽东回不去。</p>
咱大清还可以出塞嘛。</p>
人家耶律大石不就在西域复国重新建立了咱大辽吗?</p>
耶律大石行,他们这些人为什么就不行呢?</p>
“那松锦之战,咱大清还打不打了?”孝庄询问道。</p>
现在张胜围困锦州,兵临松山。</p>
为了防止张胜入关,还有大批兵马在松锦坚持正在等待咱大清的支援呢。</p>
等鳌拜带兵回来了,到底是让他增援松锦,为锦州解围。</p>
还是让他护送孝庄和宣统出塞,重建大清呢?</p>
“这……”一众满清大臣犹豫了起来。</p>
“太后,先等鳌少保回来。”</p>
“有他这位大清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在。”</p>
“必能做出万全之策!”遏必隆开口道。</p>
无论是夺回辽东,还是前往西域。</p>
鳌拜都有极大地话语权。</p>
因为他麾下的那支兵马已经是咱大清最后的指望了。</p>
不然就北京城中最后的几千老弱男丁和几十万满人。</p>
无论是前往辽西,还是直接出塞都没有任何的成功性。</p>
就这么点实力,去了辽西只不过给张胜多送一盘菜而已。</p>
而直接出塞的话几十万满人带着大批财物又只有几千老弱男人护着。</p>
蒙古人不把咱大清给生吞活吃了那就直接见鬼了!</p>
别看之前蒙古人乖顺,臣服于咱大清。</p>
真要是咱大清把自己这盘菜送到他们的嘴前。</p>
这帮人蒙古鞑子保管比谁都急!</p>
同样是鞑子,咱大清对鞑子那可是清楚得很!</p>
在孙可望北伐之时。</p>
在满清满怀希望的眼光下。</p>
鳌拜带兵从耀州南下成功地会合了西安的伊尔德、赵良栋二人。</p>
此时的清军兵力还在七万左右。</p>
这七万披甲兵带着咱大清的所有希望迅速西行。</p>
期间得知鳌拜要放弃关中后。</p>
大批秦军逃散哗变。</p>
鳌拜竭力指挥满蒙兵镇压,可是事已至此陕甘清军的军心已经不可收拾。</p>
数以万计的清军士卒一哄而散,甚至就连不少满蒙兵也自感绝望选择投奔吴三桂。</p>
因为孙可望对满蒙兵一向残酷,而吴三桂却非常仁义。</p>
只有苏克萨哈麾下的北直和宣大籍的清军情况较为稳定。</p>
因为这些士兵的家乡不在陕甘,而且单靠自己也难以回到家乡。</p>
就这样鳌拜的七万大军一路西进一路散。</p>
等到潼关之时,他麾下仅剩下满蒙兵九千人,汉八旗两千人。</p>
陕甘兵五千人,宣大、北直兵两万两千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