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西北流浪者吴三桂
南明离火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7章 西北流浪者吴三桂,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南明离火录,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看着这一切后,吴三桂面如死灰,他知道潼关十有八九是守不住了!</p>
“孤从军二十余载,不想竟有今日。”</p>
“眼下,孤当如何是好啊?”</p>
潼关城中,吴三桂问计于自己的幕僚方光琛。</p>
“王爷,为今之计,惟有三十六计中的最后一条,方能助王爷以全其身。”方光琛委婉道。</p>
到了现在,陕北和河东都已经告急。</p>
吴三桂原本是打算回师潼关,收缩防线。</p>
以两三万兵马依托潼关重镇和十二连城堵住关东之兵。</p>
而后腾出兵马收拾张胜,堵截蒲津渡,坚守关中的。</p>
可是吴军的主力西行,却一路兵马四散。</p>
只剩下区区七千残兵回到了潼关。</p>
就这点兵力连守住潼关都不够。</p>
又如何能够分兵收拾张胜,堵截蒲津啊。</p>
把陕北西军和山西西军打回去啊?</p>
陕北、河东、潼关。</p>
这三处乃是守卫关中的要害之地。</p>
三者缺一不可!</p>
而现在陕北已经被张胜绕过,河东也已经被张虎突破。</p>
就连吴三桂能够守住潼关那又能怎么样?</p>
更何况以七千残兵,又怎么能在潼关敌孙可望的数十万众?</p>
所以事到如今,方光琛也只能建议吴三桂放弃潼关,放弃陕甘而逃了!</p>
吴三桂闻言也是沉默不语,半响之后他缓缓道:“廷献先生,依你之见。”</p>
“本王是应该返回云贵,重振旗鼓,还是应该西撤甘肃,出师西域?”</p>
现在陕甘的失守对于吴三桂来说已成定局。</p>
逃跑是他活命的唯一选择。</p>
但是往哪里逃,却还是值得深思的。</p>
他现在就和昔日的李自成一样有两条道路。</p>
一是南下,二是西撤。</p>
只不过唯一不同的是李自成昔日南下的是湖广。</p>
而他要返回的却是云贵。</p>
“王爷,依学生之见,王爷当西撤关中。”</p>
方光琛叹气道:“王爷在潼关还有七千精锐,还有三千守军。”</p>
“除此之外,在西安王爷爱将夏国相手中还有一万兵马,在蒲津渡口还剩下一些山西败兵。”</p>
“要是以这些兵马为基础,再会合各地零散的守军。”</p>
“王爷至少还能带着三万兵马西撤。”</p>
“以此兵马和孙可望为敌自然是不可。”</p>
“但西出嘉峪,进入西域,行西辽之事。”</p>
“在异国他乡,打下一国,威福自操,却还是够的。”</p>
吴三桂闻言也是有所意动,带着兵马直接跑到甘肃,而后杀入西域。</p>
那么远走他乡之时,他靠着老本兵马还是能够再打开一片局面的。</p>
毕竟洛阳之战虽然惨败。</p>
可是实际上吴三桂损失的却不是十万大军,而是胡国柱等人以及一万多老本而已。</p>
正如安庆之战,太平军真正的损失除了这座重镇外就只有几千广西老兄弟而已。</p>
其余的兵马,太平军振臂一呼,几十万都能搞出来。</p>
而经此大败后,跟着他逃回潼关的七千人却是真正的精锐老本。</p>
如果再算上夏国相的一万人,从山西逃回来的败将。</p>
那么吴三桂能够搜罗出的兵马便足有两三万老本兵。</p>
如果他带兵西撤,王屏藩和吴之茂再仿造李过和高一功之举。</p>
从陕北破围而出。</p>
那么在甘肃之地,吴三桂将能够重新集结数万兵马。</p>
若是带着这些人前往西域,那么他的确有信心能够能够打服叶尔羌。</p>
在西域为王为帝。</p>
但是如此一来,吴三桂却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p>
那就是他自己和吴军将士的家眷该怎么办?</p>
“西撤之举虽好,可是应熊他们还在昆明。”</p>
“我吴藩将士的家眷也大多在云南。”</p>
“要是西撤,只怕军心不服啊。”吴三桂担忧道。</p>
“王爷,事到如今,孙可望倾举国之兵来攻。”</p>
“在湖南坐镇多年的王尚礼也必然不会无动于衷!”</p>
“依学生之见,此时此刻,湖南的西军已经兵发云贵!”</p>
“而洪阁部前不久也发了消息,李定国和白文选已经重返云贵,立足于楚雄。”</p>
“西营之兵如此,只怕我军要是返回云贵。”</p>
“非但陕北之地的王屏藩等人再无机会重归王爷麾下。”</p>
“就算是王爷本人稍有不慎,也会在四川被王尚礼堵截前路。”</p>
“等到那时,在四川死地。”</p>
“我军必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将在四川为西军全歼啊!”方光琛长叹道。</p>
吴军此时已经没有力量去争取更多了。</p>
在方光琛看来,吴三桂会聚残兵西撤甘肃。</p>
再远走他乡,永不回汉地。</p>
这是保全这位周王以及整个吴藩的唯一道路了。</p>
以吴藩麾下的精兵,莫说是几万人。</p>
就算到最后只有一两万人,也照样能够在西域立足。</p>
反倒返回云贵,必是死路一条!</p>
因为方光琛推测,孙可望如此阵仗,湖南的王尚礼大军也必然会随之而动!</p>
一时间,吴三桂陷入了两难之地。</p>
他要是西撤,那么或许可以会合陕北的王屏藩部。</p>
可是吴军在云贵的地盘、兵马、家眷可就全都要一招成空了!</p>
他为了接回吴应熊父子,白白浪费了半年时间。</p>
要是就这么丢了,那他吴三桂又岂能甘心?</p>
但要是选择南下,谁知道王尚礼此时正在干嘛呢。</p>
但是待吴军南下四川后,却骤然发现,王尚礼的大军已经进入了云贵。</p>
那么吴三桂前有堵截之势,后有追击之兵。</p>
必然全军覆灭!</p>
吴三桂久久思索,却始终下不了决心。</p>
而方光琛看着眼前的一幕也只得不停地叹息。</p>
自己的这位王爷就是优柔寡断,凡事都会想一个万全之策。</p>
“廷献先生,是西撤还是北上,本王暂时下不了决定。”</p>
“不如本王先率兵放弃潼关,返回西安收拾兵马后。”</p>
“再西撤凤翔,一面派人打听云贵动静,一面下令王屏藩突围。”</p>
“要是云贵无事,本王则带兵南下四川,回到云贵,重振旗鼓。”</p>
“若云贵有事,本王当西撤甘肃,和王屏藩会师。”吴三桂缓缓开口,道出了自己的决定。</p>
“王爷时间不等人,若是如此,只怕旦夕之间。”</p>
“我军将南下无路,西撤有忧啊!”方光琛见状连忙开口道。</p>
现在西军攻势如潮,进兵如火。</p>
哪里能等着吴三桂从容处之啊!</p>
“不行不行,西撤和南下皆关系重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