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样稀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八十一章 化学的开端,在下沈浪,我真是大昏君,样样稀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原来还有年龄限制,但经过徐光启和孙元化的解释,朱由校也进行了修改。真要好好学的话,三四十岁,哪怕五十岁,也来得及。
“回万岁,现已招收监儒杂生七十五人,暂分为财经、农田水利、数理天文学、格物四科。”徐光启拱手答道:“只是学员们少选格物,微臣以为勉强亦不妥当。”
这四科是按朱由校的意思分的,本来想再来个化学,可又觉得太过超前。何况,这个化学教材,朱由校还没编好。
如果以四十年后的1661年作为近代化学的开始年代,是因为波义耳第一次给元素下了明确的定义,并主张把化学看作是一门科学。
那现在,化学还停留在炼金术的时代,科学的化学根本无从提起。
当然,朱由校还想着尽可能保密,使大明在化学领域独占鳌头,也是没有公开设科的原因。
没人学格物啊?是不是理解有误,把这当成吃苦受累的手艺人谋生的技能啦?
朱由校想了想,也没问过别人,不好轻易下结论。但徐光启说得有理,没兴趣就别逼着人家去学。
“朕不急。”朱由校摆手道:“新学刚兴办,很多人有误解在所难免。老观念的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顶多有个五六年,少英院的学生们差不多就能顶上来了。”
五年甚至是三年,是指象小夜那样有基础的;而普通的孩子,六年以上的文化和数学,也差不多可以开始学物理化学了。
“尊贵的陛下,在下以为可效仿著名的科隆三王冕中学。”汤若望拱手道:“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虔诚善良的人生操守视为主要目标。”
善良是很好滴,虔诚就算了!
朱由校没有断然拒绝,微微颌首道:“这个还需商议之后再定,毕竟两国传统不同,人民的思想也各异,照搬未为妥当。”
汤若望不太为意,皇帝说得也有道理嘛!但他一直对皇帝陛下的西学知识感到好奇,可又不太方便问。
“最近译书局那边进度如何?”朱由校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看似随意地问道:“人手不太好找吧?”
徐光启赶忙答道:“译书由金尼阁主持,还邀请了艾儒略、杨廷筠、李之藻、王徵、李天经等人相助。微臣这里正好有一本,是金尼阁利用闲暇时间和人共同翻译出来。”
说着,他起身去寻了本书,还是手抄的,封皮上写的是《况义》呈给朱由校。
朱由校看书名有点摸不着头脑,拿过来翻看了几页,不由得笑了。
这不就是《伊索寓言》嘛,看署名是由金尼阁和叫张赓的合作翻译的。
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呀,朕急需的是科学书籍,你们整儿童读物?算了,徐光启也说了是闲暇时间,也不必太过苛责了。
朱由校晃了晃手中的书,笑道:“朕拿回去翻看,顺便让皇家印书局刊印发行吧!”
徐光启没有不答应的道理,赶忙躬身应是。
正在此时,外面家人进来禀报,府门外来了几个江南文生,慕徐光启之名前来拜见请教。
徐光启在当时的名声还是挺大的,以“身任天下,博极群书,专以神明治历律兵农,穷无人指趣”而闻名朝野。
特别是在崇明、松江等后世的上海周边之地,很多生员儒士都敬佩崇拜老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