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26、大司马连举三将,明祀,南乡书生,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显然京营已经烂透。</p>
可明知道烂透还不去改,这岂非坐吃等死?</p>
万一下一次别人再次造反,打到京畿之处,那朝廷又该如何御敌?</p>
这种可能性并不是没有。</p>
大明军士向来困苦,逃逸之事由来已久,自吴王元年十月到洪武三年一月,短短三年时间,逃逸达四万九千七百余人,但不过总军额数百分之四算不得什么,待至正统三年九月,距离开国仅仅七十年,已增至一百二十万人,人数已有天下总额一百之多。</p>
成化年间,巡按山东监察御史李纯上奏,所查山东百户所,原额将士一百二十人,今止剩一人。</p>
内地如此,沿海、以及边镇则更是如此,正德年间,辽东边防仅有原额十之一二,墙堡墩台圮殆尽,将士依城堑自守,城外数百里悉为诸部射猎地。</p>
虽然眼下依然募兵,但依然未见得能够抵御造反之人。</p>
一旦真的造反,结局未必有正德年间好过,甚至局势可能更加糜烂。</p>
面对朱厚熜的发问,彭泽思索一番之后,再次回答:“京营积病已久,臣自是不敢妄言就此作罢,京营也必须整理,但不是此刻。</p>
臣以为可调动边军进入京郊之地,一旁随时策应,但有不轨之人、之事,可朝发夕至,立刻镇压,另外请边将入京,一同处理京营之事。”</p>
朱厚熜静思一番操作性之后,眉头深锁道:“外军入京,恐怕有祸。”</p>
朱厚熜虽然对明朝历史不熟,对于嘉靖年间历史更是一无所知,但却不代表他不知道其他朝代。</p>
汉末董卓可是外军入京,一时间搞的天怒人怨,明朝边军能比并州军老实?</p>
只怕是想当然了。</p>
“圣明无过于君父,圣上所虑及时,故而此次调兵,不入京城只在地方驻扎,至于将士,也需良将,以免入关之后,肆意妄为。”</p>
朱厚熜之虑又何尝不是群臣之虑?</p>
朱厚熜怕边军乱来,群臣还怕朱厚熜请边军掀桌子,以武力镇压朝堂呢。</p>
所以边军,是万万不可以入京。</p>
朱厚熜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卿有何人举荐?”</p>
“都督府同知、蓟州总兵马永,虽为江彬旧将,却不附江彬,正德年间先帝于喜峰口欲出关塞,为其所阻,此人克职忠贞,文武兼备可堪大用。”</p>
“凉州右副总兵刘文,勇武异常,乃当世虎将,足可委任方面。”</p>
“甘肃游击将军周尚文,深明大义,多谋略,善骑射,曾参与平定朱寘鐇,数次入关平定叛乱,有古之名将之风,陛下用之可定大事。”</p>
虽然彭泽回答的非常简略,但朱厚熜不认为对方在拿大家的命开玩笑,当即决定:“好,今日召对就此作罢,京营之事,不可泄露,有司下去之后,各自按照今日所议执行。</p>
于谦有功大明,追封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傅、太师、太保、兵部尚书、奉天翊运推诚守正文臣、赵国公、谥号文忠……京郊设祠……”说完即退出午门御座。</p>
群臣起身恭送……</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