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生仲
天下第一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7章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生仲,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天下第一白,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我去,种地?”
“对。”
“这样的人材去种地。”
“没办法呀,朝廷又不想重用他,他能怎么办?”
“这就是辛弃疾的结局吗?”
“差不多吧。”
江宁点了点头。
虽然辛弃疾后面还有不少故事。
但后面大都时候是被罢官,或辞官,更或是呆在家里种地。
所以,江宁要说的,那就是辛弃疾种地的故事。
江宁接着说道:“因为一直得不到重用,同时,只要辛弃疾一有功劳,很多时候朝廷一系列的谏官就不断的弹劾辛弃疾。有的说辛弃疾钱财来源不明,有的说辛弃疾杀人如麻,有的说辛弃疾施用重刑。但事实上,对于一位派去带兵打仗,去剿匪的将军来说,手段肯定不可能像文官一样那么良善。此外一些钱财来源不名,史书上没有具体指辛弃疾贪污了哪些钱。但我觉得,这里或许是辛弃疾在带兵剿匪的时候,从匪徒那里夺来的。不过,大部分钱财,辛弃疾是组建了飞虎军,也就是养了一只部队。甚至因为这只部队实力太强,原本是辛弃疾组建的部队,后来还被拉到了中央,到了前线打仗。”
“但不管辛弃疾实力有多强,带兵的能力有多好,朝廷一直不敢重用他。或者说,朝廷当时一直也还没有下定决心。所以,辛弃疾便一次次辞官,他回到江西的老家,给自己盖了一座庄园。并且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名字,叫做稼轩。稼是庄稼的意思,轩是小屋家园的意思。意思是告诉别人,以后我就呆在自己家园里做地。”
“虽然种地很无聊。但是,辛弃疾却与苏轼一样。哪怕辞去了官职,但仍然苦中作乐。哪怕面对着是田里的农事,但他依然过得很开心。甚至,他与苏轼一样,在种地的时候,写了许多的诗词作品。”
讲到这里,直播间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特别是听江宁在讲辛弃疾的时候说到了苏轼。
一众看客来了劲儿:“江宁老师,您竟然拿辛弃疾与苏轼相比较?”
“在某些方面,辛弃疾确实可以和苏轼相比较。”
“江宁老师,别骗我,在大宋朝,有几个人能比得了苏轼?”
“比不比得了,大家可以一起比较一下。”
辛弃疾能不能与苏轼相比?
这自然是可以的。
要知道。
两位可是合称【苏辛】。
虽然苏在前,辛在后。
可哪怕辛在后,辛弃疾也没差到哪去。
……
“比如这一首,《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风光的词作。
因为写得极为简单明了,所以根本不需要解释。
众人只是一听,一股无比朴素的农村风光便涌上了心头。
甚至。
跟着读,你还会不由得一笑。
正如最后一句。
最喜小儿亡赖,这里的亡赖可不是什么流氓不务正业的人士。
小孩子嘛,哪里有什么正业,就是调皮捣蛋的样子。
可是看着看着他们,众人却是不由得想起小时候的自己。
小时候的自己,不也像他们一样吗?
这般赋有农村趣味,而且很有小时风趣,更有画面感的清平乐一出,不少人却是一片叫好。
“啧啧,不错啊。”
“这个辛弃疾果然不一般,能文又能武,顶一个。”
“别顶啊,兄弟,顶的话江宁老师怎么给我们继续讲下去。”
“那要说啥?”
“就说,比起苏轼来还差一点点。”
“哦哦,明白。”
不少人一个机灵,却是想明白了,一时纷纷说道:“这首清平乐确实不错,但比起苏轼先生来,确实还差一点点。”
“呵呵……”
江宁微微一笑,也不揭破大家,继续说道:“那这一首呢。”
说罢。
江宁又是写了一首词作。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与第一首的西江月一样。
这一首仍是描写农村风光的词作。
但比之第一首更具有一种新丽脱俗的味道。
闭上眼睛,人们仿佛已经来到了一处稻田边,一声声的哇叫,却是在耳边不断的回响。
“不错,不错。”
“哥,记得台词。”
“哦哦,对对对,虽然写得还可以,但比起苏轼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众人听得意犹未尽,只想江宁多讲一些辛弃疾写的词。
“那这一首呢。”
江宁继续微笑,又写了一首。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要说宋词。
名家有不少。
但不管是苏轼还是辛弃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