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沐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章天堑异象,葬龙笔记,雨沐石,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54年1月13日,江苏泰兴县临江村。
天刚一亮,呼啸的西北风就陡然而起。到处飞沙走石,整片天空都变得昏黄。长江里更是波涛汹涌,大风掀起的浪头有两三米高,江心甚至卷起巨大的漩涡。
由于风大得出奇,大家纷纷把渔船拴牢,早早地关门闭户。就在人们以为这风要刮上一整夜的时候,却没想到临近傍晚,风突然停了。
江面上霎时间也风平浪静。尽管这风来的突然去的也是奇怪,但不少村里的渔民还是都松了口气。有些人出门到江边探查,却隐约间听到一种奇怪的声响,好像是连续的闷雷,又好像是大队人马列队走过。
仔细分辨之下,人们很快就惊讶地发现,这声音的来源不是别处,正是面前滚滚而过的长江。
渐渐地,这怪声越来越大,甚至盖住了江水奔流的声音。所有人的都被这骇人的一幕,震惊得无以复加。
正当越来越多的人赶到江边的时候,他们却不知道最诡异的即将展现在他们的眼前。
半个小时之后,有人忽然大喊了一声,“江水在,在,在.....退,退......退潮!!”他大概是一时间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词来形容眼前所见,慌乱中喊了一句“退潮”!
“退潮??”人们都听说过海水退潮,可什么时候见过江水退潮。
可事实摆在眼前,即便多么不可思议,也由不得人不信。长江河道中的水位在以人们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当太阳即将没入地平线的时候,长江终于在众人注视下干涸见底。
这是人们闻所未闻,想也不敢想的事情。一时间,长江边上聚集的几百号村民,竟然发不出一丝的声音。
不知过了多久,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小心地走进河道中,弯腰捡起一条正在河床上翻腾的大鱼,开心地朝着岸边的村民晃了晃。这一下,众人终于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立刻争先恐后地奔入河道中,争抢着那些搁浅的鱼虾......
村长老秋闻讯也赶到江边,看到眼前已经是河床裸露的长江,他的心底涌起一股浓浓的寒意。老秋家祖上在明朝时曾经做过县主簿。他小时候听老人讲起过,早在元朝至正年间,长江就发生过一次断流......
老秋知道江水的断流是短暂的,用不了多久滔天的江水就会重新把河道填满。于是,他焦急地招呼大家,“不要捡了,快上岸!江水很快就会回来!!”
可此时,除了捡拾江底的鱼虾,有人还在淤泥里发现了一些沉船的残骸以及瓷瓶铜杯。
“这是古董!”
不知道谁喊了一句,河床上的村民哪里还听得进去村长的话,立刻开启了第二轮的争抢......
直到深夜,河道里的村民这才逐渐散去。只剩老秋一个人坐在河岸上,他愣愣地看着面前宽阔无比的河床,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万幸没出什么乱子啊!”
无论是搁浅的鱼虾还是裸露出的沉船古董,尽管都让村民们趋之若鹜,但好在大家没有失去理智,基本都在靠近江岸的河床中捡拾,并没有前往江心的位置。
实际来讲,长江的含沙量并不大。可临江村这里不同,它的上游江段有一个大弯,这样就导致江水流速减慢,因此更多的泥沙就沉积了下来。老秋凭经验推算,靠近江心的淤泥基本都超过一米,深的地方要将近两米,人一旦陷进去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老秋心里盘算着:“在江水复原之前,必须找人把江边拦起来!”想到这些,他拍拍屁股站了起来。不经意间,他往远处江心的位置扫了一眼。
可只这一眼,他瞬间就呆住了。
借着月光,老秋看到漆黑一片的河床最深处,原本平坦的淤泥中突然高高的隆起,仿佛有什么东西要从里面破“泥”而出。
他急忙眯起眼睛仔细地看过去,心里想着:这淤泥里难不成还藏着什么大家伙?可这淤泥说浅不浅,可要说深最多也就两米多,能是啥呢?大鱼?大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