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阿Q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八十九节 非盈利性机构,大国崛起1900,狂人阿Q,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应聘的人还是很多的,连张謇这样的社会名流对此也很感兴趣,毕竟让居者有其屋这种理想,还是很能刺激这些传统知识分子的使命感的。
张謇专门写信给杨潮,表示他现在不当官了,愿意身兼这个公屋的大房东。他还询问是否可以捐款,他愿意捐助一百万两。
杨潮拒绝了张謇,张謇的道德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有一个比张謇更合适的。
“就启超公吧。”
杨潮从一份份社会贤达的来信中选择了一个大名士梁启超。
之所以选他,不是因为梁启超的名气,而是杨潮想到梁启超的儿子了,梁思成先生可是著名的设计师啊,收了他老爹,还在北京大学上学的梁思成还跑得了?这么一个大建筑师坐镇,日后寒士公屋总设计师都有了。
作为革新人士,梁启超很长一段时间都确信中国的未来出路是学习西方,可是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去了一趟欧洲,发现西方社会许多的问题和弊端。于是认定西方文明已经破产,转而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其实就是因为看到欧洲战争对社会道德的破坏,认为欧洲社会中的海盗、强盗道德不是人类的未来,经过深思开始寻求从中国传统道德中找到社会的出路。
医者有其医,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老有所养,幼有所依,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其中的精髓,杨潮搞公屋计划,让梁启超十分认同,感觉这就是一种伟大的社会实践,虽然已经退出政坛,但是做这种社会实践对他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总好过无病呻吟的写几篇文章换几个稿费对生命来的有意义。
不过他没想到他真的被聘用了,杨潮很快就给他发了电报,邀请他立刻来上海就职。
梁启超此时在清华研究会,即刻辞职,赶往上海,跟杨潮会面。
杨潮跟梁启超一番交流,向他介绍了公屋的模式,梁启超很容易就弄明白了,他也是走遍世界的人物,对美国这种非盈利性机构的模式还是很欣赏的,不过杨潮向他强调了信用的重要,让他务必要重视财政问题。
这些梁启超不懂,但是有大批懂的人帮他做事,工程师、设计师和审计人员,上海这里都不缺,所以将公屋的总部放在上海是十分合适的,梁启超只是一个决策者,对这种非营利性机构,决策者的个人道德至关重要,在维持运转的情况下,最大的提高公屋的社会效益,而是过多的考虑经济效益这才是最重要的。
“梁先生见谅,工资低了些,又是您的身份。”
谈完后,杨潮开玩笑道。
梁启超笑道:“挺好,管吃挂住否?”
杨潮笑道:“管!”
接着将所有的文件交给梁启超,包括任命他为总董的文件,除了他还有十八个副董,负责每一个省的公屋项目,杨潮让张謇在山东和江苏选一个地方,张謇思量后选择了山东,其他各省也都由当地名望之辈担任,而且基本上都是传统人士。
就这样一个,传统富有传统道德良知的一批士绅人士,组成了公屋的管理阶层。
当然也不是光有道德就可以,像梁启超这样的政治人物,他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是不会差的,加上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会给这个项目注入新的信用。其他的副董,也大都是张謇这样的人物,至少证明过他们的管理能力,而不单单是名士就行。
这么大规模的建设,对市场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利好,资本家才不管什么社会效益呢,他们很清楚钢材要涨价了,水泥要涨价了,建材要涨价了,于是相应股票大涨。
但这都是虚的,只要一天订单没有下去,实体经济就无法滚动起来。
于是杨潮抓的很紧,工程师已经进驻各地,一项项数据正在收集上来,设计师也开始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建筑方案,两个月之后在上海、和山东的大城市建设就将率先开展起来。
不过建设还没有开始,订单还没有出来,已经有一群资本家如同闻到腥味的饿狼一样,想尽办法开始图谋这个大蛋糕了,甚至李富安都亲自来找杨潮游说了一次,他想将公屋的钢筋订单交给东北的钢铁厂。(未完待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