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杯酒释兵权?土地买兵权!
九品大韭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4章 杯酒释兵权?土地买兵权!,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九品大韭菜,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幕上。</p>
『后周』二字再次改弦易辙。</p>
大大的『宋』字悬浮于天。</p>
……</p>
【公元960年正月初四,赵匡胤于含元殿登基称帝。】</p>
【因曾任后周归德军节度使,归德军治所又在宋州(今河南商丘)】</p>
【因此定国号为宋,改元“建隆”,赵匡胤即宋太祖。】</p>
【建立宋朝后,对参与或支持兵变的开国功臣委以重任,对原来的后周文武大臣也一概留任,并对领有重兵的将领加官晋爵。】</p>
【同时封七岁的郭宗训为郑王、太后符氏为周太后,居于西宫。】</p>
【公元962年,郭宗训离开京师,到房州(今河北房县)定居。】</p>
【公元973年,逝世。时年21岁。】</p>
【宋太祖将郭宗训葬于其父郭荣庆陵之侧,谥曰“恭皇帝”,陵曰“顺陵”。】</p>
……</p>
{不说得国正不正了,五代那时间段就不考虑这个了。他得位倒是挺顺畅啊!从陈桥到登基,满打满算两天,一场交火没有,三辞三让也没有。堪称丝滑无比!}</p>
{这也说明赵匡胤对京城的掌控力比我们想象的还有深,而且……我怀疑那些大臣可能早就知道了!或者说早就有预感了!}</p>
{太正常了,毕竟是五代啊,那时候的大臣估计在郭荣死后就开始琢磨谁来就躺谁了。毕竟立国十年的朝廷谁给你玩命啊。}</p>
{韩通:你什么意思!}</p>
{……陈桥兵变里唯一的倒霉蛋……不过范质、魏仁浦、韩通这三个托孤大臣周世宗选的还是相对比较有眼光的。}</p>
{赵匡胤不是托孤大臣吗?}</p>
{不是,军务都是由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同平章事韩通裁决。}</p>
{世宗托孤的文武大臣很明确,张永德、李重进、赵匡胤都不在其列。}</p>
{不对啊,王溥也是托孤大臣啊?}</p>
{因为其他几个都做过一些抵抗,就他当天跪的最快。}</p>
……</p>
季汉·怀帝时期</p>
诸葛亮看着一脸难过之色的刘禅出言安慰着:</p>
“陛下莫要用不确定的未来惩罚自己。”</p>
“你也不是周恭帝,未来也不会成为周恭帝。”</p>
刘禅垂泪哽咽道:</p>
“但是……相父……未来的我的确辜负了阿父与相父的希望。”</p>
“我也怕……怕会变成未来的那副样子。”</p>
诸葛亮闻言笑了笑,摸着刘禅的头笑道:</p>
“有两件事我们要明白且牢记于心。”</p>
刘禅微微弯腰,让身形已经佝偻的相父摸着自己的头,嘴里也询问着是何两件。</p>
“其一,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行为,而非某件具体的事件来判断未来。”</p>
“其二……”</p>
诸葛亮拍了拍刘禅的肩膀,容颜虽老,但那双眼眸依然如年轻时那般明亮。</p>
“要敢于立志!敢于想象!”</p>
“陛下,以复兴大汉为最终目标一路向前走吧。”</p>
刘禅看着双眸炯炯的诸葛亮,狠狠的点点头。</p>
“是!相父!朕要怎么做!”</p>
诸葛亮捋须微笑道:</p>
“微小变化日积月累会带来巨大的变化,君子豹变不外乎是。”</p>
“所以,去背书吧陛下。”</p>
刘禅脸一僵。</p>
随之后半句传来,令他喜笑颜开。</p>
“背一段就行了。”</p>
“好!我这去背!”</p>
望着胖墩墩的身影远去,诸葛亮笑着点头。</p>
后人所说的幸福就是降低期待值,原来是这么个意思。</p>
……</p>
西晋。</p>
“很好很不错!”</p>
司马昭鼓掌叫好。</p>
“暗中积蓄!一朝夺权!”</p>
“这才是权谋的正经用法吗!”</p>
“这样得国多好!多太平!”</p>
“未来的我还是差了几分啊!莽撞!太莽撞了!”</p>
一旁的司马懿看着自己儿子的这副嘴脸,满怀欣慰。</p>
这小子应该不会再做出当街刺杀皇帝的这种莽撞事了。</p>
一旁的司马昭继续道:</p>
“什么得国正不正的。”</p>
“李世民得国正了?但玄武门之变不扰民生啊!还打下偌大的家业!”</p>
“他赵匡胤得国不正,陈桥兵变也不影响民生啊!没准也能干出李世民那样的成绩呢!”</p>
白发苍苍的司马懿捋了捋长须,缓缓道:</p>
“但周世宗提拔他,他这一回头就颠覆后周。”</p>
“未免有几分欺负孤儿寡母之嫌。”</p>
司马昭回头惊愕的看着老头。</p>
你疯了?这话你也说得出口?!</p>
不远处正在处理公务的司马师不动声色道:</p>
“周世宗北征回京即身染重病,安排后事。”</p>
“但心中毕竟不是真信任赵匡胤,否则怎么不安排他当托孤大臣。”</p>
“而且他也真没怀疑错……”</p>
司马昭眼睛一睁,顿时跟上思路。</p>
“的确……能用几句言语就约束兵将不骚扰京师。”</p>
“那什么韩刚有所反应就被将领灭门。”</p>
“这些无一不说明他在禁军中的威望、势力甚大。”</p>
“再加上那什么义兄弟……整個禁军的中下层兵将是听谁的还真不好说呢!”</p>
“啧啧啧!”</p>
司马昭摸着胡须,喜笑颜开。</p>
“我更喜欢他这种得国模式了!”</p>
“反应小,速度快,局势尽在掌握!”</p>
“不声不响就得了家业!”</p>
“一点不像刘裕与李世民!”</p>
想到这两人,司马昭一阵厌烦。</p>
“开国之君能打就算了,高祖世祖也能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