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未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章 试试就逝世!,朕这一生,如履薄冰,煌未央,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番,确实有些委屈老七、老九哥俩了。”</p>
简单地问候过后,刘荣兄弟三人,便送走了广明殿、宣明殿的两位‘老大哥’。</p>
看着两个异母弟离去的背影,刘荣终如是发出一声感叹。</p>
却不料这一声感叹,便当即让今日,隐隐显露出皇子风范的公子刘淤,在眨眼间被打回原形。</p>
“咱哥儿俩也挺委屈的……”</p>
疑似压低声线,却字字句句都传入刘荣耳中的‘嘀咕’,惹得刘荣循声回过头。</p>
便见公子刘淤委屈巴巴的嘟囔着:“常山、中山,虽各只有半郡之地,却也好歹是在赵地。”</p>
“咱们兄弟俩再怎么说,也是大哥一母同胞的骨肉血亲、手足兄弟啊?”</p>
“——不说给封个赵王、吴王之类,也好歹要封个稍大些、稍好些的封国?”</p>
“这下可倒好,二哥要做河间王,我更是要跑去遍地湿瘴、虫蝎的临江。”</p>
“二哥还好些——毕竟河间也同样是赵地的郡,又是以一整个郡作为封国。”</p>
“可怜我这副身子骨,真去了临江那鸟不拉屎的地界,怕不是都得走在父皇前头……”</p>
就这么三两句话;</p>
甚至是单拎出最后一句,也足以说明郎中令周仁,对公子刘淤真的没有丝毫偏见。</p>
——公子刘淤,是真的极肖其母栗姬。</p>
好在老四老七走后,院内也没了外人;</p>
公子刘淤那句‘我怕不是要走在父皇前面’,也并没有招致理所应当的恶果,而只是被老二刘德不轻不重的呼了一下后脑勺。</p>
“说的什么混账话?!”</p>
“——大哥,可已经做了太子!”</p>
“生怕母亲还不够大哥头疼,非要再给大哥多惹出些祸事来?”</p>
被二哥刘德如此严厉的教训一番,公子刘淤自也是迅速认怂,当即便糯糯低下头去,好似犯了错误的小学生,正在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p>
过去这段时间里,刘德、刘淤这玄冥二少之间的关系,也愈发多了几分师生的意味。</p>
无论是刘淤在‘上课’时走神犯困,还是在平日里说错话、做错事,刘德都会不负自己‘小夫子’的名号,严厉的训诫公子刘淤。</p>
也就是今日,那柄小臂长的竹制戒尺,没有被刘德带在身边。</p>
若不然,单就是公子刘淤方才那句话——单就那一句,恐怕便足以让公子刘淤,被打手心打到生活不能自理。</p>
对三弟的抽象脑回路早有心理准备,听闻刘淤这一声似是无心的自嘲,刘荣先是本能的咧起嘴,片刻之后,那抹还未完全展开的笑容,便滞在了刘荣的脸上。</p>
“老爷子……”</p>
“嗯……”</p>
“——如果没有母亲那声老狗,应该~”</p>
“还剩个三年多不到四年?”</p>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p>
公子刘淤本只是抱怨封国贫苦的牢骚,却在机缘巧合之下,让刘荣想起老爷子愈发糟糕的身体状况。</p>
见刘荣片刻间便安静下来,若有所思的昂首眺望向宣室殿,公子刘德思虑再三,终还是起身来到刘荣身侧。</p>
“大哥得立为储,不日便要出宫别居。”</p>
“弟和老三封王在即,又已年稍壮,怕是没有滞留长安的道理。”</p>
“——除了绮兰殿的小十,从弟到老九,恐怕都是要就藩的。”</p>
“大哥也要搬去太子宫,独留母亲在未央——留在凤凰殿……”</p>
意味深长的一语,将刘荣的心绪稍吸引回眼前,便见刘荣抬起手,以指腹摩擦起嘴唇下的三角须。</p>
良久,方悠悠开口道:“算是父皇的考验吧。”</p>
“——你二人封王就藩,我也出宫别居,独留母亲在宫内;”</p>
“偏偏绮兰殿那边,还有个虎视眈眈的大王美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又要把母亲诓的团团转……”</p>
说着,刘荣又是一声长叹,旋即便将这个话题强行略过。</p>
——对于母亲栗姬,刘荣自认,已经做了所有该做的、能做的;</p>
便是在宫内、在母亲身边,刘荣也留了不少后手,能稍微限制一下母亲栗姬的‘神通’。</p>
剩下的,除了祈祷母亲犯蠢的频率别太高,便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p>
“母亲那边,我自有安排。”</p>
语调平和的道出一语,让两个弟弟稍稍安下心,刘荣便也从躺椅上起身,双手倒扶在后腰,小幅度的扭动起腰身。</p>
一边活动着,嘴上一边不忘说道:“老七拿郅都开刀,便算是递了投名状。”</p>
“——好歹也是做兄长的,日后,总还是要将老七,移封到更大些的封国做王。”</p>
···</p>
“老二老三也是。”</p>
“河间、临江二国,都是新设的诸侯国,其都城内并没有王宫。”</p>
“各自到了封国之后,老二老三也别急着把王宫建造的太大、太宏伟。”</p>
“免得日后移封别国时,王宫尽做了旁人的嫁衣。”</p>
弟弟们目光中的失落,刘荣显然不可能看不出来。</p>
作为储君的弟弟,却只得个一郡之地,甚至还是气候恶劣地区的一个郡?</p>
——就拿刘淤的临江国,较起真来说,也就是比更靠南、更闷热的长沙国好那么一丢丢。</p>
一丢丢,而不是一丢。</p>
少一个‘丢’都不行。</p>
想想先帝年间,当今天子启为储,一母同胞的弟弟刘武被封去了哪里?</p>
梁国!</p>
就算梁怀王没有坠马而死,只要先帝不易储另立——只要太子还是当今天子启,梁王之位,就必定是刘武的囊中之物!</p>
原因很简单:只有一母同胞的手足兄弟,才能尽可能得到君王更多的信任。</p>
自有汉以来,汉家始终有两个战略重镇级别的诸侯国。</p>
一曰:赵;</p>
二曰:梁。</p>
赵国之所以重要,除了赵国位于燕、代这两个直接与草原接壤的戍边国‘身后’,对于汉家北墙的边防举足轻重之外,更重要的一点,便是赵王对燕、代、赵三国的战时指挥权。</p>
这个权利,若是以最极端糟糕的情况考虑,便是只要有匈奴人出现在边墙——哪怕只有一骑,理论上,赵王也同样可以因此而尽发燕、代、赵三国兵马,却不必先请示长安。</p>
在才刚平定不久的吴楚七国之乱中,赵王刘遂原本打的就是这个主意。</p>
——和匈奴人约定好,由匈奴人派军队佯攻汉边,使赵王刘遂得以名正言顺的调发燕、代、赵三国边卒;</p>
却并不北上御敌,而是南下与刘濞的吴楚大军主力汇合,一同攻打梁都睢阳。</p>
作为交换,匈奴人可以得到完全没有军队设防的燕、代、赵三国,以肆意驰骋、劫掠数月。</p>
这也就难怪天子启怒急攻心,不惜下令俪寄水淹邯郸,也非要攻破这座赵国古都了。</p>
不能怪天子启心狠手辣;</p>
实在是赵王刘遂的谋算,就算是比起汉奸走狗,也完全属于畜生中的畜生。</p>
对燕、代、赵这三个戍边三国的战时指挥权,使得赵国自有汉以来,短短五十年不到的时间里,便得了个‘宗亲冢’的名号。</p>
自汉家第一位刘姓赵王:隐王刘如意开始,单就是吕后,便先后杀了三任赵王——这三任赵王,还都是太祖刘邦的儿子。</p>
接连杀死三位赵王之后,吕后终还是觉得赵王这个特殊、敏感的位置,由自家人做更安心些。</p>
于是,赵王吕禄应运而生。</p>
而梁国的特殊性,更是足以和赵国并称为汉家的‘内忧’‘外患’。</p>
——赵国敏感,是有余其在北墙边防,即国防方面占据的重要地位;</p>
而梁国敏感,却是因为梁国的存在,可以将关东宗亲诸侯,和汉家的基本盘:关中隔绝开。</p>
同样是刚平定不久的吴楚七国之乱,将梁国的重要性,展现的淋漓尽致。</p>
为了确保梁国不出岔子,天子启更是弄出了个‘储君皇太弟’的概念;</p>
也正是梁国——正是睢阳始终没有陷落,汉家才得以只花费三个月的时间,便平定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吴楚七国之乱。</p>
或许有人会问了:既然梁国也这么重要——甚至比起关乎‘外患’的赵国,梁国这个涉及到‘内忧’的诸侯国,都明显还更重要一些;</p>
怎么就没听说过吕太后,封了哪个子侄做梁王?</p>
嘿;</p>
可曾听闻吕太后,封了一个叫‘吕产’的子侄,为汉家的吕王?</p>
猜猜吕产这个‘吕国’,是不是改了个名字的梁国?</p>
再猜猜吕太后驾崩之前,将长安南、北两军的兵权,分别交给了哪两个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