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明代:阳明心学
酷酷的橙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2章 明代:阳明心学,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酷酷的橙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儒家发展的第四阶段,则是阳明心学将儒家思想推向顶峰。</p>
说到阳明心学,就不得不提儒释道三家集大成者王阳明。</p>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个达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境界的圣人。</p>
其中一个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另一个则是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圣人的王阳明。</p>
王阳明创建的阳明心学诞生于五百年前,却熔炼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p>
阳明心学因被肯定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而受到大众的追捧。</p>
“南宋时期,理学家把心作为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即理,认为天地万物的机理都在人的心中。”</p>
“明朝中期名臣王阳明继承丰富了这一学说,后世称这一学派的学说为阳明心学。”</p>
“王阳明出生在状元之家,天赋极高,文武双全。”</p>
“作为主帅扫平匪患,平定宁王之乱,干了很多大事。”</p>
“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根源是人心中有贼,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p>
“只有去除人的心中之贼,才能让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p>
“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出了阳明心学的核心内容。”</p>
“即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p>
“这句话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意思: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p>
“心即理就是将外在的天理收归于内在的心,也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p>
“万物一体,一归于心,避免了内与外、心与理的分裂和隔绝。”</p>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针对明代知而不行、知行分离的社会风气而提出的救病之方。”</p>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p>
“致良知,则是王阳明教人如何达到圣人境界的一种方便法门。”</p>
“即顺应内心的良知而行,将良知扩充于天下万事万物,则人人皆可成为圣人。”</p>
“阳明心学以通晓简易的方法,打破了只有少数精英人物才能成为圣人的神话。”</p>
“否定了外在天理和权威的束缚,挺立了人的主体精神和自由意志。”</p>
“对从宋代以来已达五百年之久的官方正统思想程朱理学提出了严重挑战,这在中国和世界哲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和启蒙作用。”</p>
张居正:正因为王阳明内心的强大,才有了他后来的伟大成就。</p>
王阳明能够成为圣人,与他的显赫家庭有莫大的关系。</p>
自古大人物出生的时候,都会有各种的异象,王阳明出生时自然与平常人不同。</p>
据说王阳明母亲怀胎十四个月,在分娩前曾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p>
王阳明长大后,对于正统儒家思想程朱理学产生了思考。</p>
随后王阳明按照朱熹所说的格物致知,用了七天七夜的时候来格自己门前的竹子。</p>
最后王阳明就饿晕了,然后就对朱熹抱以深深的恶意,对理学产生了质疑,而这也是他开启传奇之路的的开端。</p>
王阳明如此聪慧过人,离不开他父亲的培养。</p>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是状元,学问和人品都十分出众。</p>
王华不仅聪明,而且品质也堪称是一代人的楷模。</p>
据说王华小时候曾经在河边看到一个醉汉把装满金子的钱袋子落下了,于是他悄悄地把钱袋子沉进水里,然后悄悄地站在旁边等候失主。</p>
结果,等了一天,好不容易把人等回来了。</p>
经过仔细辨认,确认是真正的失主后,王华从水里拎出钱袋子交还给了他。</p>
失主喜出望外,当即提出要给王华一锭黄金以示酬谢。</p>
王华拒绝了,一袋金子他都没有要,怎么会收一锭金子呢。</p>
正是王华的高贵品质,深深影响了王阳明的成圣之路。</p>
在王阳明十一岁的时候,就立志将读书做圣贤列为人生的头等大事。</p>
为实现这个志向,他经受了很多磨难。</p>
先是科举落第,后来仕途不顺。</p>
因直言上书,要求皇帝惩治宦官,而遭人陷害。</p>
不仅廷杖四十,还被贬到贵州任职。</p>
王阳明的遭遇令人痛心,但他却从容淡定。</p>
在经历种种之后,仍然能顺其自然,足以见他的内心是多么强大。</p>
从被贬龙场到龙场悟道,再到后来与程朱理学的抗争。</p>
王阳明都顺其自然,没有违背自己的良知,遵循自然规律,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终于使得阳明心学成为人人推崇的学术理论。</p>
正因为王阳明能够听从内心,凡事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才成为受人追捧的圣人。</p>
“心即理,人的内心就已经有一个意念中的世界,具备成为完人的一切条件。”</p>
“一次王阳明与朋友出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野花树询问。”</p>
“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p>
“王阳明认为山野的一株花,当你没有看到它时,它只是寂静地藏在你内心深处。”</p>
“你心中本来就有这个花的样子,只是你自己没有察觉到,但不妨碍这花在你内心的存在。”</p>
“等你看到这颗花时,实物的花激活了你内心的花。”</p>
“实物的花好比密码,用密码能验证你内心里早有这株的花的存在。”</p>
“王阳明和朱熹冲突的地方在于,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同。”</p>
“朱熹认为,人的内心原本是空的,什么也没有。”</p>
“必须要通过格物来达到认知,通过努力学习实践,把空空如也的内心不断填满。”</p>
“王阳明另辟蹊径,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机理、道理都已与生俱来植入了人心。”</p>
“人为什么知道甘蔗甜?知道花香?味觉与生俱来。”</p>
“比如伱如果说王阳明不会开车,他肯定不答应。”</p>
“他会说开车的技术早已深藏在他的内心,他会驾驶,只是驾驶的技术有待通过实践来激活。”</p>
“王阳明的意思不是要把自己本没有的驾驶技术从外界学过来,而是要把自己已有的驾驶技术激活。”</p>
“比如,人可以通过实践去激活驾驶技术。”</p>
“而猪不可能会驾驶,因为猪心里没有预先设置这项技术。”</p>
“朱熹则不同,他断定人的内心一开始完全是空的。”</p>
“人要成长,要增加认识,就要将外界的知识和技能搬进内心。”</p>
“王阳明年轻的时候对朱熹的格物致知进行了实验,亲自去格竹子的原理,格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格出什么原理。”</p>
“王阳明认为人自己本身就具备了所有东西,只要去伪存真,只要通过实践激活,只要把不好的移出去,留下好的,留下良知,最终能成为为圣人。”</p>
“比如镜子本身是可以照出东西的,但是如果蒙上了灰尘,就无法照出来。”</p>
“这时只要把污垢去掉,就可以照出来了。”</p>
“王阳明的办法,能让普罗大众感觉通往圣贤的路比之前容易了,减少了人们的畏难情绪。”</p>
“从鼓舞人心的角度看,王阳明的思想更有意思,更有想象空间。”</p>
“所以,近代以来,王阳明的思想比朱熹的思想更火爆,更受欢迎,原因就在这里。”</p>
崇祯:王阳明的阳明心学和朱熹的程朱理学有着本质的不同。</p>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所强调的知与行的关系涉及到心学和理学的辩证。</p>
知与行的关系,是自孔孟开始儒家圣贤论述的重点议题。</p>
儒家学者都知道知与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但一直都是将二者分开,各自论述。</p>
儒家学者普遍认为学问是知,实践是行,知与行是两件事。</p>
心学与理学的不同,可以用做红烧肉来打个比方。</p>
理学认为,做红烧肉的第一步是要先看菜谱。</p>
毕竟菜谱是大厨写的,肯定是没错的。</p>
需要多少肉,切多大的块儿,什么时候放油,什么时候放肉,调料的比例等等。</p>
先把所有环节都弄明白,然后才能开始动手做。</p>
而心学认为光看菜谱是学不会的,直接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p>
比如第一次做完发现忘了放油,第二次又忘了放盐,多做几次就能总结出自己的菜谱了。</p>
心学其中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大厨的菜谱不一定适合自己。</p>
心学和理学都是围绕着知与行展开研究的,就是认知与行为的关系。</p>
理学认为知先于行,当饿了的时候,知道吃什么东西能填饱肚子,所以才会去吃。</p>
也就是对事物的了解与认知,指导着世人的行为。</p>
心学的观点正好相反,认为行先于知。</p>
人最初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需要先有行动,才能总结对事物的认知。</p>
饿了就要吃,吃完了才会知道能不能吃饱。</p>
“知行合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是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础上的。”</p>
“首先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就是行,不知不行,不行不知。”</p>
“知就相当于先天为你设置好的东西,它是一种潜在的存在。”</p>
“比如甜的味觉、酸的味觉等等,都给你准备好了。”</p>
“但是倘若你一辈子没有吃过甜的东西,你就不会知道什么叫甜,尽管你有甜这个味觉。”</p>
“这个吃的过程就相当于是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讲的就是这件事。”</p>
“所以王阳明的知、行是不可能分离的,知和行看上去既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但是两者不可分割。”</p>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王阳明才强调实践行动的意义和重要性。”</p>
“知行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p>
“它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和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p>
“换句话说,知行合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世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灵的修行。”</p>
“传统的儒家认为,知是行的开始,知的善恶关乎行的善恶,所以儒家最为强调的是致良知。”</p>
“你得学好,不能学坏,一旦学坏了,你的行为也就是坏的了。”</p>
“王阳明在传统儒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儒家学说的新天地。”</p>
“王阳明的基本主张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说。”</p>
“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出于自我内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体。”</p>
“知行是同一个功夫,不可脱离,也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p>
“也就是说,你有良知,就要按照这个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p>
“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p>
“儒家学说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础上的,所谓良知,就是人类在内心深处的善念。”</p>
“当然,人是社会的动物,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会有恶念产生的。”</p>
“所以王阳明明确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恶念。”</p>
“因为要是把知行分成两半,心里有了恶念,但是我还没有去做。”</p>
“那就不是恶,我们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实这恰恰是恶的开始。”</p>
“现在我们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恶念的知就是行了。”</p>
“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