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9章 一支义兵,鹅的三国,中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关中,新丰。</p>
烽火狼烟自弘农向西次第燃烧,新丰县的吏民天亮后自能看到一座座狼烟升起。</p>
渭水南岸,狼烟气柱东西相连。</p>
一处处百户所下辖的队里在编青壮携带短兵、弓弩、干粮就向百户所聚集。</p>
百户所内会分发长杆军械、铁铠、皮铠,一个百户所有一百二十名正兵。</p>
余下青壮则穿戴无袖皮甲、木甲,分守各队。</p>
还没到午间,宽阔驰道之上只剩下东西往来的信使策马驱驰。</p>
哪怕有农活的军民,此刻也是返回队里、里社,等待更高级单位的指使。</p>
新丰东南山沟里,民壮聚集到附近有名望的鲍出家前。</p>
鲍出家今年变化很大,原本柴木堆叠的低矮篱笆院墙也增修成了板筑土墙,柴扉门户也换成了一对松木大门,还修了一层台阶。</p>
鲍出闭门不出,只是坐在院内树下磨砺刀剑。</p>
他力气大,哪怕现在三十几岁,依旧面容饱满,看着仿佛青年一样。</p>
对他这样力气天生很大的人来说,激烈战斗时,兵器折损非常惊人。</p>
只是磨剑时鲍出愁眉苦脸,叹息不已。</p>
等他最后一口加重加长双手环首刀磨好,老娘拄着藤杖在大哥搀扶下走出厢房。</p>
她隔着院墙看不到院外的人,但能看到院外树立的一杆杆猎叉、长矛。</p>
来到树荫下落座,就说:“我儿既然已有杀贼报国之心,又何必以家事为念?”</p>
鲍出抬头瞥一眼自己始终低头的大哥,无奈说:“孩儿顾虑乱军袭扰,这才磨剑。”</p>
老太太笑了笑,推了大儿子手臂,大儿子羞红脸讪讪做笑,后退离开。</p>
看着老大走远,鲍出就听母亲说:“自大司马入主关中以来,村里多出牛马五十余头。村里各家受大司马恩惠甚大,死上一人又何妨?贼军再乱关中,各家谁能好过?”</p>
“你兄他没本事,我希望你能报效大司马,也省的以后懊悔。”</p>
“母亲,县里也无募兵、召集书状,孩儿聚众恐招惹祸端。”</p>
鲍出还在推诿,他就是不信任自己大哥。</p>
自己在家里,形势再坏,他也能背上母亲逃入南山避难。</p>
“我儿何其呆愚?”</p>
他的母亲举起藤杖来敲,鲍出低头受杖,就听母亲骂道:“关中太平,御敌于外,各家皆能保全。若贼军侵入,大司马又会怎样看待我关中子弟?你若不去,我这老朽去杀贼!”</p>
“母亲息怒,阿弟不去,孩儿去!”</p>
鲍出大哥快步而来单膝跪在老太太身侧,抬手轻拍老太太后背。</p>
鲍出见了,仰天长舒一口气:“母亲说的有理,那孩儿就去了。”</p>
老太太这才停手,看着鲍出去开门的背影,又有些不忍。</p>
她经历过韩遂西凉十万叛军攻入关中的场景,也是那时候,他们从扶风搬离;后来李傕郭汜乱关中,就逃往南阳;再回关中时,就住到了治安相对最好的新丰。</p>
鲍出拉开门,先是环视挤在门前的各处头目,没有看到乡三老或其他吃斗食俸禄的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