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高粱河车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24章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高粱河车神,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源打发李二去凉州巡边,本来是借口,防备突厥。
但没想到的是,突厥没来,但吐谷浑来了。
六月间,休养生息好几年,觉得自己又行了的吐谷浑伏允可汗率军数次进犯凉州和陇右,这季节入寇颇有点一反常态了,因为秋高气爽,马肥体壮的时候才是游牧喜欢入寇的季节。
不过李二在凉州,这些吐谷浑人此时进犯无疑踢到铁板了。
李二带着数千雍凉铁骑,又一次打到了枹罕,斩俘数千,险些生擒了伏允可汗。
陇右诸胡无不畏惧唐军铁骑的威名,先后派人前往武威表示愿意做大唐的藩属
长安城的李源收到战报,自然是兴致颇高的。
太和殿里,李源拿着战报对宰相们说:“二郎又建了奇功,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封赏他好了,哈哈”
但蜀中那是什么地方,四塞之地,天然隔绝了外部的战乱,又有大批的移民涌入。
李青莲走之前,李元徽还没决定攻打河东,但作出决定之后,李元徽立即派人飞马疾行,将信息告知李青莲,让其一并面呈李源。
但李源却从来没有透露过立秦王为太子,也并没有表现出对老三和老四的偏向,反而是对长孙李承安的看重,是朝野皆知。
“又派遣李大将军率三万众,过轵关,进攻河东,以解除关中之威胁”
兵部尚书宇文成业道:“回禀陛下,臣以为,齐王用兵,谨慎周道,稳中求胜,并无不当之处。”
随后又看向几个宰相道:“你们几位觉得,齐王之应对,可由什么不当之处啊?”
李四郎的练兵治军的本事,即便是他二哥都赞不绝口,而江淮在他的治理下无岁不战却没有发生民变,反而百姓能吃上饭,没有流离失所,甚至户口比起大燕时期还是增加的。
“哈哈哈哈.”李源听后大笑,“想不到我家竟有诸葛孔明啊.哈哈哈哈”
江淮又是什么地方?四战之地,年年大战人口还能增长,就说明这地方也有收容了流民,并且让流民安定下来。
意思是诸葛亮的器识表现在政理上头,大概能跟管仲、萧何相媲美了,可是当时的名将却没有能及得上城父、韩信的,所以他的功业迟迟不能建立,公理大义也难于伸张了。
这或许是上天的旨意,要把天下归给谁都有定数的,实在不能专拿才智去争取。
李源又问道:“那齐王可能北破燕军,收攻取河北幽冀二州,使燕赵之地归我大唐?”
但每当要做什么决定,思考一些问题的时候,还是习惯性的看看图,似乎是想要温故知新,裨补缺漏,或许也就是想看看图上的地名。
温大雅出言道:“臣以为,齐王殿下屯重兵黎阳、朝歌,而另遣偏师攻河东,正合兵法之要诀,所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此番布置,臣以为并无不妥。”
司马修业和温大雅是明确支持秦王,裴继的态度则是未曾表露过,按照他一贯的态度,则是以李源的选择马首是瞻。
李青莲闻言也开口道:“启禀陛下,齐王也有此意。”
而这些人对于立储之事,也是看法不一。
李青莲犹豫了一下,然后下拜道:“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而李源听了李青莲把自己儿子比作诸葛亮,也很高兴。
“殿下因为前线军务繁忙,不得行,特命臣将军情秉明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