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229章 未雨绸缪,后代大事,同样要紧,唐末大军阀,云霄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因为李天衢心说毕竟眼下除了齐玉韵这一个正妻,其他诸如荣瑛瑛、桃花姬等女子等四名侍妾原本都是朱瑄、时溥、朱瑾这些死在自己手上的藩镇节度家眷。自己本来还真就不好那口,但世人可绝对不会这么想,李天衢可还真不愿意后人评说这段时期的历史时会认为“唐末诸藩雄主,朱温好人妻,李天衢则尤过之而无不及”...起码这后宅妻妾女眷的比例,怎么着也得综合平衡一下了......
何况如果只从宏图霸业的角度去想,李天衢还真意识到,自己尽快要有子嗣,也务必分拨出一定的精力好生栽培教导。
因为李天衢很清楚,后世都说五代十国的历史实在太乱,也是因为按史书轨迹朱温灭唐立梁之后,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频率真可以说得上是丧心病狂。只五代期间五十三年的时间内,中原皇朝更迭五个,最长的也才不过十六年光景...至于十国政权其中就算有能撑到第三代的,国力便已大不如前。这还没有算上如今时节城头变幻大王旗的各处藩镇州府,就算现在唐廷尚未覆亡,可各处藩镇篡位夺权的行径也早已是不胜枚举。
因为在五代十国这个武人专政、以下克上也早成为传统的时代,所有开国君王就算有能力打下一片江山的,可是他们的子孙辈往往都没有能力守住这片江山。所以李天衢心想好歹也要趁着自己仍是当打之年,培养起有能力继承基业的子嗣,也已是现在必须要考虑的大事。
不过养儿育女、望子成龙,没个十几年的时间也无法见到成效。眼下李天衢赶赴至板桥镇实地考察,到了驿馆略作整顿,随即便赶赴至临海口岸。毕竟当年渡海的东瀛、新罗遣唐使者多由密州板桥镇登陆入境,虽然随着时局愈发的动荡,比起当年的繁华气象已萧条了几分,可毕竟是靠水吃水,此处镇坊,大街上有不少商贾摆摊贩卖鱼虾蟹蚌等海物,以及海外的特产商品,相较于其它地界也更为热闹。
斟察地理,扩建海港船坞选定最适合市舶司机构设立的地点,忙活这些事宜也需要段时日。李天衢换穿了一身锦袍,做行商的大户扮相,与一众随从到街上游走,听到街上有当地商贾百姓聊着这些时日船货又能卖多少钱,时不时的还能听见几声不知其意的古朝鲜语。
板桥镇街坊间虽然热闹,但整体布局乱糟糟的,除了张保皋当时走海贸由新罗人兴建起来的一些建筑,绝大多数商铺房舍,也都是当年频发有此抵达中土的遣唐使带动了当地的经济,而延承遗留下来的产物。
密州板桥镇,这里还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毕竟这里后世地处于中国黄海中部、胶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湾内港阔水深,海水终年不冻。不但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港湾,李天衢也还记得这里到了宋朝时节,也是长江以北海域与东瀛,乃至新罗之后的高丽互市贸易最为活跃,获利最为丰厚的重要沿海口岸。
而跟着李天衢上街巡视的亲随约莫十六七人,解青也正跟在李天衢身边,他一边来回张望,一边又对李天衢禀说道:“主公,张骁奉您钧令,已择选得一些适合的人手,不数日应该便能抵至板桥镇,由您亲自检视。”
李天衢点了点头,他正要再对解青嘱咐些事宜之际,街道上另一侧也有十来人从对面走来。由于这处街道的布局显得有些紧凑,走动的行人多了,也难免摩肩擦踵,双方都是十来个人,相互迎面行来,除非先有一方退避到一侧,否则也就难免要挡到了对方的道路。
而李天衢这次出行没打算大张旗鼓,只是微服考察,所以跟随他的一众人手也都没有身着藩镇牙兵制式衣甲,还没等李天衢这边的衙内小校发话,对面那众人为首的一个汉子操着川蜀口音,便高声喝了句:“起开,莫要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