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忘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64章 现在能想到还不晚,重生迈步从头越,择忘之,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黎赛普代替赵翰远出任重世研究院院长,引起坊间众多猜测。一个从成立之初就担任院长的人,成绩一直斐然,在院里出现三个诺奖获得者后辞职,虽然级别不变,但还是让人不理解。</p>
龙建华没出来解释。日子是自己过的,不用在乎其他人的想法。</p>
他也没空出来解释。氮化镓、石墨烯虽然已经成功,他也将主要精力抽离,但还是要继续关注;机械设计和材料这一块,是他下一步的方向,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重世集团和银行集团的管理,虽不会参与日常,但大方向把握和日常监控方面,是不能落下的;还有自己的资金运作,每个月都要和康力伟、袁凡奇交流几次。因此,他更忙了……</p>
赵翰远更是没有多说,只是在交接完成后,向前来采访的媒体解释了几句:管理和科研有冲突,已经当了这么久的院长,是时候专心搞科研了。</p>
赵翰远辞去院长职务后,发动机研究进展如同开了外挂,一个个新方案提出,一个个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开始出现,从小到大、从节能型到功率4000马力,不到一年就出现了六种……</p>
在论证火箭发动机方案的时候,机械、材料、化学、热力学等等专业的八十多人都来参与,龙建华也是其中之一。</p>
听完团队的介绍后,一个个开始就自己专业领域关心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或想法。</p>
有人问道,“为什么发动机内型面是粗糙的,像镜面一样不好吗?”</p>
团队人员回应,“这是我们一次新尝试,但不是毫无科学依据的。”</p>
他没有直接说出原因,只是含糊地回应了一句。</p>
其实,这是借鉴苏联的经验。他们在几个数学很好的科学家建议下,使用了这一形式,目的是让高温气流在内壁附近形成湍流,使得换热效率提升3倍以上。</p>
在发动机设计人员中,有六个来自于苏联,顺便把这项技术思路带来了。</p>
这就是“借鉴”的好处,也是人员来源不同的好处。各种思路碰到一起,各种优势汇总到一起,研究的起点就会提高……</p>
待问得差不多的时候,龙建华问道,“为什么不考虑液氧甲烷,而是继续采用煤油和液氧?”</p>
赵翰远应道,“液氧甲烷有人试验过,我们项目组中也有人提出,但最终认为,目前要想尽快让发动机成型,煤油液氧是最快的。”</p>
一个化学家晃晃手指,“我也有这个疑问。相对于其它燃料,甲烷具有最不容易结焦、冷却性能远高于煤油、粘度小、不容易积碳、理论比冲高,这些都是米国火箭工程师总结出来的。”</p>
“我认为,既然已经介入这个领域,我们就要树立一个标杆,不能用速度来衡量。”</p>
这话,是龙建华想说的,却被他抢先了。</p>
赵翰远心中也想,但他一心想快速做出一些成绩,所以在项目计划最后定稿的时候,有急于求成的思想。</p>
另一个项目组成员辩解,“煤油液氧发动机,已经是被证明很成功的,是目前的主流。这款发动机,我们已经采用了多项自有技术,还有世界最新的一些成果;对甲烷液氧发动机,我想我们可以作为下一个研究项目。”</p>
龙建华定定地看着他。</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