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之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九十四章 徐阶的心意,大阁老,离之渊,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居正微微一笑,道:“海商不同行商,只需在进出海时交税,无需像行商那般,每过一钞关,就需交一次税,故而税率也应高些。”</p>
</p>
其实,明朝的商税虽只是三十税一,但那只是明面上,也只有官商才可享受这样的税率,对于普通的商人来说,除了缴纳这正常的商税,另外杂七杂八的税并不算少。</p>
</p>
众官闻言,都认为张居正言之有理,至于那些南方官员,已是完全不作声了,而是各自暗暗在心中计较。</p>
</p>
众官又商议一阵后,终于形成了今日廷议的‘共识’:重开泉州、广州市舶司,其提督以文官充任;其次,二市舶司各可发放船引五百张,且税率定为十五税一;市舶司所征税收,除部分供应当地官府外,其余由国库和内帑共分。</p>
</p>
廷议定论,还需报请皇帝,取旨定夺。若是隆庆皇帝同意廷议所议,便可下旨试行。</p>
</p>
廷议结束后,已过了申时中了,一些南方官员出了皇极殿,就匆匆去联系未参加廷议的南方官员商议。</p>
</p>
而四位阁老则至文渊阁又商谈了一阵重开市舶司之事,将今日廷议公论,写成条文后,就命人送</p>
</p>
…….</p>
</p>
“太岳,你可知老夫今日为何赞同你那开海之议?”首辅值房内,徐阶和张居正对坐着。</p>
</p>
张居正此刻也不知徐阶所想,之前徐阶可是多次对大开海禁持反对意见,就算其去年主持开月港、奉化,其本意还是为了更好贯彻海禁政策,今日却一反常态,支持他的‘试点’之论。</p>
</p>
可以说,今日廷议,若是徐阶不表态赞同,绝不可能会形成重设市舶司的‘共识’,而是会在廷臣的争吵声中,然后慢慢不再有人提起。</p>
</p>
徐阶盯着沉默不语的张居正,缓缓道:“太岳,你我政见多有不同,近日又因这开海之事,让你对老夫也有了些芥蒂。你是我最亲近的学生,老夫待你就如同待已亲了。因此,老夫今日也与你说些心里话。</p>
</p>
不瞒太岳,老夫家中的不孝了确实与海商私贩有些往来,但老夫身为首揆,如何会因此而反对大开海禁?老夫又岂是为一已之私,弃朝廷百姓利益于不顾之人?太岳既认为打开海禁利国利民,老夫也就趁还在这位了上,助太岳一臂之力。</p>
</p>
老夫历经风雨多年,还有什么是看不明白的呢。圣上对我不喜,我又已年迈,早晚要离开朝堂这是非之地。</p>
</p>
今后,这秉政当国之人,在我眼中,唯你一人耳。只是正因你身具国器之才,为人行事难免会盛气凌人,为政者固然要威,却也需燮理阴阳,刚柔并济方可成大事。”</p>
</p>
张居正听到这里,起身朝徐阶作了一个长揖,眼睛有些泛红:“学生谢老师教诲,此恩终身也不敢相忘。”</p>
</p>
徐阶欣慰一笑:“老夫入仕至今,能做的该做的都已做了,剩下的就要交给你了。”说完,站起身来,洒脱离去。</p>
</p>
张居正定定地看着徐阶离去的身影,心中既有感激,也有崇敬,还有惭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