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9章 下一个目标,王斗大明小说,老白牛,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崇祯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p>
凛冽的寒风呼啸扫过整个京师。再过几天就大年夜了,不过整个京师上下没有丝毫节日的喜庆。坏消息不断传来,这几天涌入京师的灾民越来越多,官府赈济不及,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在寒风中冻饿死去。</p>
乾清宫之内,崇祯皇帝紧锁着眉头在批阅奏章,短短时日,他的脸色又苍白了许多,皱纹白发更多。</p>
战情直转而下,宣大军与关宁军相继败亡,朝野震动,大明己无力阻挡清兵的攻势。眼睁睁地看着一座座城池陷落,却没有人有任何办法。崇祯皇帝虽然更勤勉地处理政事,却发现自己完全是在做无用功,他心力交瘁,深深泛起一种无力的感觉。</p>
此时崇祯皇帝皱着眉头看着几份奏折,却是关于内阁首辅刘宇亮的。</p>
清兵入寇,刘宇亮自请督察,陈新甲等各镇勤王兵马跟随,刚到保定,刘宇亮就听闻卢象升战死。关宁军溃败,内心惊惧交加。他的大军再过安平县,又听闻清兵将到,与陈新甲相顾无人色,急忙到晋州躲避。</p>
晋州知州陈弘绪闭门不纳,刘宇亮大怒,传檄令箭,否则便将军法从事。陈弘绪不理,还传话给刘宇亮:“督师之来以御敌也,今敌且至,奈何避之?刍粮不继,责有司,欲入城,不敢闻命。”</p>
刘宇亮无可奈何,领军避往天津,一边上书弹劾。崇祯皇帝下旨逮治陈弘绪,晋州州民为陈弘绪鸣冤讼阙,愿以身代者千计。看到这些奏折,崇祯皇帝又犹豫起来。</p>
他将奏折扔到案桌上,恨恨道:“刘宇亮终是无用,徒增扰民。内阁会办事的,还数周延儒与杨嗣昌。”</p>
他传了一份旨意,将晋州知州陈弘绪镌级调用,又下旨对刘宇亮严加喝斥,随后呆呆地坐了半响。终是挂念军情,吩咐一个太监去将大学士,礼部尚书杨嗣昌请来。</p>
很快的。杨嗣昌进来,恭恭敬敬地上前拜见崇祯皇帝,随后静静趴在地上。</p>
每次看见杨嗣昌,崇祯皇帝都很安心,他柔声道:“爱卿起来。”</p>
杨嗣昌又叩了头,这才站起身来,等待皇帝的说话。</p>
崇祯道:“东虏兵锋现至何处?”</p>
杨嗣昌道:“回皇上,东虏主力己汇于衡水,枣强等地。内阁议定,虏贼有由德州直入山东之意,微臣己传檄山东巡抚颜继祖率兵扼守,当可防范虏骑深入。”</p>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道:“山东重地,不可有失,特别济南府内有德王封邑,要小心防范。”</p>
杨嗣昌恭敬领命。</p>
崇祯皇帝沉思半响,说道:“卢象升,高起潜诸部,还没有消息吗?”</p>
听到崇祯的话,杨嗣昌身躯一颤。</p>
虽传出消息,巨鹿之战后。卢象升与高起潜战死,不过兵部与当地官员一直没有找到二人尸体,所以不能判定二人是否战死。不但如此,宣大残部与关宁残部同样下落不明,倒是有人看到一些关宁军在野外游荡,不过那几个总兵官一直没有现身。而宣大军全部,更是音信全无,便如全军失踪了一样。</p>
与历史不同,此次的巨鹿之战,杨嗣昌不可能将责任都推到卢象升头上,否则不可避免要扯到高起潜身上,特别……卢象升军中赞画杨廷麟,到处大叫大囔,说巨鹿之战之所以败,是因为高起潜见死不救的缘故。他从地方上一直喊到京师之内,言卢督臣血战而死,高起潜畏罪潜逃,己经有一些御史风闻准备弹劾。</p>
对高起潜的下落,杨嗣昌也是怀疑,这个太监当然没有血战殉国的勇气,畏罪潜伏的可能性很大。高起潜不现身,他对卢象升的一系列后着就不能施展。加上没有找到二人尸体,这事情就一拖再拖下来。</p>
听闻崇祯问话,杨嗣昌福灵心至,内心己经有了决断,高起潜是否死不重要,卢象升肯定死了,此事该了了。</p>
他道:“回皇上,地方风传。卢督臣与高监军力战殉国。巨鹿之战时,我大明官兵不过四万,而东奴兵马接近十万,寡不敌众下,宣大军与关宁军败亡也是无可奈何之事。”</p>
崇祯沉默地坐着,他的心中,也认同杨嗣昌的说话,大明军队的战力,还是不能与清兵相比。杨嗣昌当时言攘外必先安内,极力避免与清兵决战,否则主力一旦败亡,自己的几万能战之兵尽数陨落,果然事实如此。</p>
良久,崇祯皇帝说道:“卢象升与高起潜战死,他们部下那些官将呢?难道就这样一直躲藏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