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酒客
木子李大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0章 酒客,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木子李大湿,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果不是经常喝酒的,不了解,酒桌上那种一喝酒就出汗的人,酒量都不差,为什么呢?循环的快,他代谢的比别人快。</p>
好事儿,但是挡不住天天喝,安全帽是给工人预防风险的,没人戴个安全帽就非要撞墙试试这帽子结实不结实。</p>
酒,性甘、苦、辛,温。</p>
入心、肝、肺、胃经。</p>
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p>
《医林纂要》:“散水,和血,行气,助肾兴阳,发汗。”</p>
所以上面两条伤寒论条文结合着看,大概意思就是,病人经常出汗,可以喝桂枝汤,调和一下营卫,但是如果这个人是个常喝酒的,他出汗就不能喝桂枝汤了,喝了会呕吐,因为酒是辛甘温的,常喝胃中有湿热,不喜甘温之物。</p>
那小伙伴就该问了,我给它清湿热行不行?</p>
可以呀,但是有一点,清湿热跟止汗没有必然联系,有可能用了清中汤,他舌苔也好了,但是汗还是继续出。</p>
有意思吧,为什么经方见效快,效果还好?</p>
因为经方是对症下药,解决的就是症状本身。唐宋之前,中医重视术,怎么见效怎么来。</p>
张仲景的伤寒论,就是一本指南书,啥症状,用啥方。</p>
里面理论的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宋以后后人添加上去的,有很多都要分辨一下是不是张仲景的本意。(这也是为什么要研究伤寒论版本的意义。)</p>
唐宋之后,到我们现在学习中医,都是理论在前,这个病人是什么什么证,我给他用什么什么方……然后呢?病人喝了药,效果改善不是很明显。</p>
所以后来就有人乱说,什么中医治本,慢上劲儿,啧啧啧啧,外行人有这种想法没啥,毕竟他们又不懂中医。但要是专业人士说这个,是会被同行嘲笑的。</p>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观点,这并不是什么值得嘲笑的事情。重要的是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切实地医治好疾病,实际行动永远比空谈更有价值。</p>
李介宾拿来了纸和笔,问道:“窦哥,你可以服用中药吗?”</p>
“可以,可以,我就是想喝点中药调理一下身体。我之前去过西医医院,但他们说我没病......”</p>
这其实就是标准不同而已,毕竟各项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只是有些出汗过多的症状罢了。而对于西医来说,他们并不将此视为一种病症,因为西药中也没有专门用于止汗的药物。那么不妨尝试一下中药吧,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量身定制呢。</p>
李介宾写下第一味,葛根。</p>
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记载有葛花的解酒功效,谓:“(葛花)消酒。同小豆花干末酒服,饮酒不醉也。”</p>
砂仁、蔻仁、青皮、陈皮、木香、神曲、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干姜、人参、五味子、牡蛎.......</p>
如果是路天正在,会一眼认出来这个方子。</p>
葛花解酲汤!</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