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1 章 贾诩的提醒
九七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211 章 贾诩的提醒,三国:我假冒汉室宗亲,刘备麻了,九七七,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辽、颜良拱了拱手。</p>
他二人一直负责招兵之事,目前手上的军务还没有处理完,刚刚自然也没能有机会争取一下。</p>
“主公,今年中山、渤海两地税粮可暂时不往邺城征调,如此也可省去战时调粮的大量人力、物力。”</p>
徐荣拱了拱手,提议道。</p>
“嗯,文良所言甚是,回头我会和元叹提及此事。”</p>
闻言,刘彦赞同的点了点头。</p>
又与将士们交流了一会后,刘彦便带着贾诩返回了城中。</p>
将多兵少,还是不够用啊!</p>
每次有大的动作,刘彦都会有这种感觉。</p>
兵到用时方恨少,然而冀州的募兵一直都没有取消,不然也不可能短短几年的时间,冀州的军力就已经达到了五万余。</p>
只不过冀州百姓的日子,大多都不是那么艰难,很多人都不愿干这种脑袋别裤裆高危职业。</p>
“使君,您太仁慈了。”</p>
贾诩跟在刘彦身后,看着沿途百姓脸上的笑容,对着刘彦小声说道。</p>
“仁慈?”</p>
“我?”</p>
刘彦脚步一顿,用手指指了指自己。</p>
仁慈这个词,刘彦没想过自己会和他沾边。</p>
呃,有没有可能是和贾诩比?</p>
如果是这样的话,刘彦得承认,自己肯定比贾诩仁慈。</p>
论缺德,曹操都得甘拜下风,何况是他刘彦。</p>
“呵呵。”</p>
“使君或许对待敌人狠辣,但对自己却很是仁慈。”</p>
“老夫虽然投效时日尚短,但却对自己的眼光很是自信。”</p>
“主公对待治下百姓甚是宽宏,您知道司隶的税收是多少吗?”</p>
贾诩轻笑一声,神色略有感慨的问了一句。</p>
“多少?”</p>
“十税一!”</p>
“这么多!”</p>
得到贾诩的回答,刘彦都不得不略显震惊。</p>
十税一这个比例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董卓竟然把税收提高到了如此恐怖的地步。</p>
大汉最巅峰时期,普通百姓的税收始终维持在三十税一这个相对还算温和的比例。</p>
饶是如此,这个税收换算成百分比,也高达百分之三十八这个恐怖的税比。</p>
司隶这个税收,百姓一年到头相当于白工作,一粒米都无法进入自家米缸。</p>
“没错,而且徭役也远比冀州繁重。”</p>
“自从关东诸侯起兵后,董卓加重徭役,从而获新兵八万。”</p>
贾诩点了点头,再次说出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数字。</p>
这也是贾诩为何对董卓的未来丝毫不看好的原因。</p>
身为一个当权者,若是一味苛责百姓,最终的结局能好才怪。</p>
贾诩这么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怎么可能愿意给董卓陪葬。</p>
“我虽然不是啥好人,但自问也做不到董贼那般。”</p>
刘彦眼皮微微抽搐,吐槽了一句。</p>
“使君,乱世需重典,仁慈并没有错,但不能过度。”</p>
“你看冀州百姓,人人面露笑容,这是好事但也是坏事,人如果没有了忧患之心,待得使君有朝一日陷入危难之时,百姓们顶多只是哭上两声。”</p>
贾诩抚着胡须,目光在路过的行人脸上扫过。</p>
“文和此言,让我犹如醍醐灌顶。”</p>
“此事我会慎重考虑的。”</p>
刘彦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对于贾诩的提议决定仔细斟酌一番。</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