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先洞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0章 周仓攻城,兴汉使命,开先洞人,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正知道,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种田技术的进步,肯定会节约更多的劳动力。
按照二十年前一个人养活五个人的比例,兴汉军需要四百万种田的人口。
如今种田技术好了,一个专职种田的人,可以养活二十个人了,兴汉军只需要一百万种田人口,就可以完成备粮任务了。
剩下的三百万人口,无论是从军,还是进入工坊劳作,以及一些有偿劳役,都可以让专事种田的人口不用分心。
想要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首先是提高种田的技术,让单位人口养活人口的比例提升。
随便增加一个数值,都会获得大量的富余人口。
不断的优化行业结构,从改变农民开始。
农业是基础,基础行业的产能提升,就会推动衍生出其他的行业。
刘正总算是想通了,种田人的水平,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地位。
用最少的人口,养活更多的人,那些从士地上被释放的种田人,将会成为各行各业的储备人力资源。
这就是整个时代的进步,毕竟种田技术的革新,是最不容易保密的。
兴汉国可以在武器装备方面严格保密,却不会在种田技术上敝帚自珍。
衣食住行,衣是排在第一位的,衣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食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就像兴汉军当初在幽州设立的屯垦团,就是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障粮食的生产。
种田人能力的提升,带给了兴汉国快人一步的机遇。
相比之下,其他诸侯国种田人的能力,大部分在一个种田人养活十个非农业人口的范围之内。
以魏王曹操拥有近千万人口的实力,种田人需要一百万。
麾下各大世家隐匿的人口,也在百万左右。
剩下的八百万人,除开三百万的老弱病残,再减掉两百万左右的管理人口。
能够用于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口,就不足三百万了。
商业人口和装备工坊的人口数量,将会直接决定军力储备。
魏国的总兵力的极限是一百万,除掉各类辅助军,正规军的规模会少于四十万。
一旦魏军超过四十万人,整个魏国就会崩溃了。
刘正也不知道这样的计算方式是怎么得来的,但是兴汉军的兵力极限是七百万人口。
相当于魏国的二十倍,这才是兴汉国可以席卷天下的底气所在。
毕竟兵力储备的多寡,直接反映了一个诸侯国的战争潜力。
以兴汉国目前的实力,还没有哪个诸侯国有实力,消耗掉兴汉军七百万人的兵力储备。
其实在真实战场上的人口消耗,基本上维持在一比一的水平,最多就是前线人口和后方人口的差别而已。
精兵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却需要大量的辅助人口。
一个精兵需要十个左右的辅助人口。
然而一个普通的士兵,有一个辅助的人口就足够了。
这就是兵家的多多益善原则,毕竟精兵太贵了,一般的实力根本就用不起。
只能用大量的普通军队代替,毕竟在大型战场上,精兵的战损会让一个势力伤筋动骨的。
真正的精兵,只能用在最关键的时刻一锤定音。
在冷兵器时代,人多力量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天很快就亮了,思考了一夜的刘正,在点卯之后就让周仓带队攻城。
陶升站在东阿城头,身后一步远的地方,站着长史薛山。
薛山问:“王爷,兴汉军势大,咱们真的要顽抗到底吗?”
东阿实力太弱了,即便是挡住了兴汉军的攻势,也会大伤元气。
更何况兴汉军数倍于我,想要挡住,恐怕不行。
陶升说:“一旦称了王,就身不由己了。”
必须要打上一仗,对各方都有一个交代。
这不得不战的理由,是那些追随我的人不肯死心的综合意志。
要是不战而降,你和我都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祈祷可以在仗打完之后依然活着。
兴汉王不会满足所有人的条件,咱们要是不战而降,肯定会有人想要找咱们的麻烦。
周仓站在东阿城下,看着城头上窃窃私语的两个人,终于开始了攻城。
陶升坐镇城头,亲自指挥守城部队反击。
三万铁骑,下马备盾,列阵向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