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月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8章 改革,大秦:称帝,十五月饼,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苏文仔细地翻阅着手中的书卷,然后开口问道:“嬴政,你怎么看待现在大秦的教育和用人情况呢?”</p>
嬴政听到了苏文的提问,稍微琢磨了一下才回答:“国师说的是识字教育和选拔官员的规矩吧?”</p>
苏文轻轻点头:“你这么理解也没错。”</p>
嬴政摸了摸下巴,陷入了沉思。</p>
秦朝以法治国,遵循“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就意味着民间不能私自办学,教育全靠官方。</p>
除了文职官员,民间几乎没人懂得文字。百姓要学习,只能向政府官员求教,官员同时担任教育和行政的职责。</p>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统一舆论,控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p>
后来的焚书坑儒更是一把火烧掉了除了秦国以外的所有国家的经典文献,虽然在短期内抑制了各种思想,但也埋下了更大的危机。</p>
官员的选拔方式也很直接。秦朝初期,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六国,官吏主要来自战功显赫的将领和出谋划策的文臣,还有一种推荐制度。</p>
在秦国统一前,推荐制度就执行得很好</p>
。有才能的人经别人推荐,通过国君考察,一旦被认可,就能得到高官厚禄,甚至平民百姓也能一步登天,成为丞相。这也是韩信能直接成为大将军的原因之一。</p>
此外,还有征辟制度和纳赀制度。征辟制度就是聘请贤能,朝廷通过征召民间有名望、德行或有一技之长的人为顾问或委以重任。</p>
叔孙通就是通过秦始皇的征召成为博士的,不过这里的博士与后世的学位不同,更像是一个官职。</p>
纳赀则是交纳一定粮钱以获取官职,通常在国家需要大量资金时实施,类似卖官鬻爵。</p>
这种情况在秦朝并不罕见。</p>
中央对官员实行年度考核,通过上报政绩,朝廷掌握官员的表现,据此给予奖惩。每三年有一次大考核,根据结果决定升迁、罢免或留任,均由朝廷统一决策。</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