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砖石引美玉
惠子52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6章 砖石引美玉,大明:皇兄,你的江山我来守!,惠子521,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元月初六,乾清宫温暖的内室。</p>
由于外面的严寒,室内门窗紧闭,角落里散放着多个炭火盆,营造出宜人的温度。几位身着红袍的大臣低声交谈,脸上洋溢着轻松的神情。</p>
五天的休假如白驹过隙,今天是崇祯朝官员复职的第一天。</p>
按照惯例,新年应有新气象,天子应在皇极殿举行盛大的朝会。然而,昨晚宫中传来指示,要求“一切照旧”。</p>
“照旧”意味着新天子即位之初就设定的规则,规定每月初一才举行早朝。</p>
“承兄,恭喜恭喜。”</p>
短暂的问候后,坐在首位的东阁大学士孙承宗起身,走向坐在右侧末端的老臣,面带笑容地拱手祝贺。</p>
这位年长的老人与他一样,经历了万历、泰昌、天启三朝的风雨。</p>
加上如今的崇祯朝,堪称四朝元老。</p>
“稚绳兄,过奖了。”</p>
听到耳边的声音,正低头沉思的老臣立刻抬头,认出是好友孙承宗,连忙起身回礼。</p>
他叫刘鸿训,曾与孙承宗在翰林院共事多年,因年龄相近,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p>
天启年间,因不满“九千岁”魏忠贤的专政,他们先后辞官归乡。如今在乾清宫的暖阁重逢,心中满是喜悦。</p>
孙承宗正想继续说话,耳边传来轻微的脚步声,他停下话头,点头示意,回到自己的座位。</p>
不久,脚步声渐近,穿着常服的大明天子朱由检,在司礼监秉笔王承恩和御马监提督曹化淳的陪同下走进内室。</p>
“微臣等,参见陛下。”</p>
在孙承宗的带领下,大臣们纷纷向坐在案桌后的天子行礼,声音充满激动。</p>
“各位爱卿不必多礼。”</p>
看到都是自己的亲信,朱由检连忙虚扶一把,示意大家不必过于拘谨。</p>
“刘先生到了吗?”</p>
清了清喉咙,环视一周,朱由检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对传说中的“金筷相国”充满了好奇。</p>
“微臣,刘鸿训,参见陛下。”</p>
“陛下龙体安康。”</p>
话音刚落,刚才与孙承宗交谈的老臣从座位上缓缓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恭敬地向案桌后的天子鞠躬行礼。</p>
“很好,很好,刘先生一路辛劳,朕尚年轻,往后还需先生多多指教。”</p>
对于历史上鼎鼎大名的“金筷相国”,朱由检自然而然地对他抱有好感。</p>
"微臣不敢当此殊荣。"</p>
刘鸿训深知今日的焦点并非自己,他恭敬地行礼后,便静静地退回原位,朱由检见此频频点头赞许。</p>
"众位爱卿,朕有一事欲与众卿共议。"</p>
"日前,朕身着寻常衣物,微服出行,目睹百姓家庭欢聚一堂,心中不禁想起后宫中的各位太妃。"</p>
"太妃们年事已高,生活无忧,然而深宫之中,孤独一人,难免感到寂寥..."</p>
话毕,乾清宫的暖阁内一片寂静,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惊讶,不自觉地与邻座交换眼神。</p>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皇上觉得前朝的太妃们独自在深宫中过于寂寞?</p>
自古以来,这都是常态,从无例外。</p>
"老臣愚昧,请皇上指点迷津。"</p>
沉默片刻,坐在"帝师"旁边的李国普缓缓起身,提出了在场所有人都想知道的问题。</p>
"朕思虑,太妃们在宫中孤苦伶仃,实属可怜。若有子侄在世,不如让他们接回家中,安度晚年,也是朕的一份孝心..."</p>
此言一出,震惊四座!</p>
原本安静的乾清宫暖阁气氛更加凝重,老臣们觉得此事荒谬至极。</p>
纵观历史,除了少数受宠的贵妃偶尔得到皇上的许可回家"省亲",大多数时间她们只能在深宫中度过,直到生命终结。</p>
皇上虽然仁慈孝顺,但皇家自有皇家的规矩,岂能与民间相提并论。</p>
李国普犹豫了一下,再次起身,斟酌措辞后拱手道:"陛下仁孝,只是此举..."</p>
"李卿,朕也知道这提议不太合适。"</p>
不等李国普说完,案牍后的皇上挥手示意,微笑着打断他的话。</p>
"但朕毕竟年轻,实在难以拒绝皇叔的苦苦哀求..."</p>
皇上案牍后轻轻一笑,假装有些为难,但眼中毫无波澜,犹如演技精湛的演员。</p>
"大胆,福王怎敢!"</p>
"福王胆大包天!"</p>
话音刚落,暖阁内响起一阵愤怒的斥责,不少大臣面色铁青,怒不可遏。</p>
虽然朱由检没有明说,但在大明境内,能被称为皇叔且母妃仍在的,唯有那位在洛阳封藩的福王朱常洵。</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