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飞的倔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0章 不一样的审美,全家穿越古代再创业,不会飞的倔鸟,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主要也是他儿子的长相,没长在苏家女孩子的审美点上。可能是看强壮的苏志昊看多了,别说是苏志昊,就是苏家其他的男孩子,现在也是跟着苏志昊每日晨练、锻炼身体的。看多了阳光强壮的男孩子,对吴明勇那种文弱书生便没有了审美。</p>
这回,吴员外怕是要彻底失望了。</p>
苏安东所想的并没有错,苏果果虽然没有露面,但从窗户也是悄悄的看到了吴明勇了的。同苏苗苗一样,完全不懂得欣赏这种美。</p>
苏果果还在心里想,这若是和小姑姑成亲了,以后打架,怕是都打不过小姑姑吧!</p>
日子如流水般的过着,很快便要过年了。</p>
苏安东已经提前都告知了学生,这学期上完,明年苏家的书塾便不再继续办了。</p>
即使苏安东不说,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也都清楚,这个书塾怕是不会再办了。毕竟苏安东已经考上了举人,怎还会在村里办这小小的书塾。</p>
村民们已经很满足了,很是庆幸当初送孩子去苏家书塾上学。这日后自家孩子对外,也能说上一句,自己曾是苏举人的学生,曾被苏举人教授过。这说出去多有面子啊!说不定日后还能说上一句,是苏进士的学生呢!</p>
在过年的三天前,苏安东便给书塾放了假,正式结束了苏家书塾。</p>
苏安东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给每个学生都送了一本书。有的是科举用书,有的是一些学习算盘、怎样记账的一些工具类书籍。</p>
毕竟师生一场,苏安东希望这些孩子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p>
苏安东计划着,过了年便要启程去京都的。想着早些走,别路上万一遇到什么事耽搁了行程,影响了会试。</p>
苏安东是没去过京都的,心中对京都是有些好奇的,毕竟那可是一国首都。</p>
这次去京都,苏安东打算把家里的四个男孩全都带去,让他们出去见见世面,就全当是游学了。</p>
最后定下了去京都的人,是一个不小的队伍。除了苏安东、周惠兰、苏志昊、苏圆圆以外,还有苏志诚、苏志博、苏志轩、苏苗苗,还带上了王嫂子和王诚,为整个队伍做后勤。</p>
苏安东为了此次去京都,直接去县里买了两匹马,并配上了车厢。</p>
这两匹马买的可是稀罕坏了家里的男孩子,一个个都有些跃跃欲试的想要骑。</p>
被苏安东严厉的阻止了,骑马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一不小心从马上摔下来,断胳膊断腿都是有可能的。</p>
而且,骑马得让会骑的人教,苏家人就没有会骑马的。</p>
最后,还是王忠给了苏安东惊喜,他会骑马,是在上一个主家那里学会的。</p>
这可把苏安东高兴坏了,先让王忠把他教会了再说。</p>
苏安东对一些骑马的技巧,他还是知道的,毕竟他从书上看到过。但这书本上写的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一回事。</p>
要说苏安东学骑马,最累的不是他自己,而是苏志昊。</p>
苏志昊很是担心自己老爹一不小心,在从马上摔下来。这要是受伤了,遭罪不说,还怎么赶路去京都参加会试。这若是耽搁了,就得三年以后了。</p>
所以苏安东学骑马的全程,苏志昊都在旁边陪着,时不时的还要跟着马跑上一段。苏志昊是想着,若是苏安东骑马有什么意外,他在边上能救自家老爹一下。不说别的,他是有自信能接住从马上掉下来的苏安东的。而且,他虽然不会骑马,但以他的力气,制服一匹马还是没问题的。</p>
就这样,在苏安东休息的间隙,苏志昊也在学着骑马。最后,苏志昊比苏安东先学会了骑马。</p>
因为学会了骑马,苏志昊缠着苏安东又买了一匹马。理由也很是直接,若是坐马车坐够了、坐累了,可以骑马缓解一下。</p>
很快,便到了过年的那一日。这是苏家在大西村过的第二个年。</p>
同苏家一同来的那七家同去年一样,贴上了苏安东写的春联。</p>
过年的那几天,有不少人来苏家给苏安东送礼,都被苏安东给拒绝了。苏安东不收的理由很简单,他现在暂时还不想与这些人有什么牵扯。</p>
正月初九的一早,一行人便启程了。一行十人,两辆马车,一匹马。</p>
苏志昊一开始还骑着马,不到半个时辰,他便也上了马车。</p>
这冬日赶路,实在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苏老太太没有跟来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不放心家里,一部分就是不想遭这冬日赶路的罪。</p>
骑马会挨冻,马车上倒还好。马车上有碳炉,座位还铺了厚厚的垫子,还有厚毯子可以盖,倒是没那么冷。</p>
苏圆圆和苏苗苗时不时的就会用碳炉烤上一些土豆、红薯、馒头片什么的,断断续续的就没有停嘴。</p>
苏圆圆还弄了一个棋盘,教会了苏苗苗下五子棋,两人无聊了就会在车上下会儿五子棋。</p>
每天,都会尽量找驿栈或是客栈居住,居住环境还算可以。毕竟是逃过荒、吃过苦的人,对很多东西都有很大的接受程度。</p>
一路上,两个女孩子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尤其是苏圆圆,对什么都感兴趣。</p>
虽然逃荒了一路,可那时候看到的都是荒山野岭,也没有真正的进城里好好看看过。不像现在,路过一个地方,就可以进城去瞧瞧,见识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p>
苏安东时不时的就会考教一下几个男孩子的功课,偶尔还会询问一下他们对当地风土人情、人文地理以及一些官府政策的看法。</p>
苏安东一行人走的都是官路大道,而且都尽量走最近的路线,赶的还是相对较快的马车。比他们逃荒那时负重前行又东拐八绕的,可是快的多得多。</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