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干政
宁梦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二十八章 干政,娘娘驾到:安陵容重生后不想宫斗,宁梦归,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皇帝,哀家所说可有虚言?”</p>
今日上午御书房之事,皇上还来不及请示太后,不曾想晚膳后,太后却将皇上叫到寿康宫里,仔细询问起敦亲王为生母温僖贵妃请封为贵太妃一事。</p>
皇上心中恼怒,到底是谁走漏了消息,太后却冷冷一哼:</p>
“皇帝是打量着哀家老了,你在养心殿中生气发火,跟自己的身子过意不去,御前之人想到能劝解的人竟是莞嫔,大张旗鼓的用轿子将她请到御书房,还需别人来告诉哀家吗?”</p>
太后见皇上脸色几变,转而轻声道:</p>
“哀家并非讲究一己荣辱之人,尘归尘,土归土,再怎么追封也不过是死后哀荣,活着的人有什么可计较的呢?你在前朝为难,难不成哀家在后宫就会袖手旁观?”</p>
敦亲王联合年羹尧为自己生母请封一事,皇上心中早就有了计较,之所以默认苏培盛前去接甄嬛,不过是想借她的口说出自己为难之事,不然直接下旨,会被别人说自己不尊先皇遗旨,落得过不孝不悌的骂名,其余兄弟也会心生不满,引起宗室动荡。</p>
皇上顿时面有愧色开口辩解:“是儿子的不是,皇额娘体恤儿子不易,儿子不该心存隐瞒之心。”</p>
太后见状更加温和:“皇帝所做的一切也是为了朝政好,哀家心里都明白,此事终是你受了委屈,辛苦了。”</p>
太后先是动怒发火斥责皇上不该隐瞒,再是温情脉脉体谅他的不易,皇上更加感动:“多谢皇额娘处处为儿子着想,此事儿子会妥当安抚好其余兄弟,定不让他们扰到皇额娘清净。”</p>
太后见皇上将话说开,温和一笑:“你我母子二人,本就一荣俱荣,哀家也不过关心则乱多问两句,不过哀家一想到温僖贵妃就怕年妃会步了她的后尘。”</p>
皇上忙道:“儿子当年还记得温僖贵妃如何跋扈,所以也早有防备。”</p>
正因如此,太后对年妃心中还有不忍:“年妃对你用情至深,皇帝也冷落了她太长时间,不好再这样下去,免得寒了年家之心。”</p>
皇上也将心中的布置说出:“是,儿子也有此意,近期年妃频频给儿子上书求情,今日老十跟年羹尧联手,儿子不想被二人彻底掣肘甚至欲行不轨之举动,欲复了年妃之位。”</p>
太后点头道:“此事你看着办就行,可哀家今日还要提醒一句,你防了年妃,可却纵了莞嫔,追封太妃一事有多少是她掺和在里面的。”</p>
皇上脸上顿时不自然起来,这事他做得不够磊落,为了避人口舌就利用后宫女子来办宗亲之事,如果太后为了此事责罚甄嬛,反而成了他的不是了:“皇额娘,莞嫔有才,此事是儿子有意为之,以后断不会如此了。”</p>
见皇上还没明白过来,太后又说了一句:“哀家看,她不止有才更有心,哀家与她同为女子,非是哀家对她有成见,而是女子干政乃是大祸,后宫女子偏居这四方之城,抬头所见也不过是四角的天空,窥一角就想总揽全貌,就会有失偏颇,从而引起朝政动荡,不得不防。”</p>
太后的话说得极重,就差明说甄嬛此举看似迎合皇帝不得不说,实则一切都是她有意为之,意在凭借宠爱干政,怕皇上以后习以为常,形成祸患。</p>
皇上的脸色才变得凝重起来:“儿子谨记,以后会注意分寸的,不过莞嫔心中有丘壑,若成日无所事事,倒是埋没了,儿子想着以后让她帮着点皇后,也省得她再琢磨儿子的心思。”</p>
今日太后也提醒得差不多了,再反对下去反而伤了情面,反正后宫之事,只要不出格,皇后都能掌控得住,若甄嬛真觊觎权势,还有她在,因此太后也同意了:“凡事你能制衡最好。”</p>
皇上现在得想法将复位年妃的心思传出去,好有台阶行事,因此告退:“谢皇额娘,那儿子先忙去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