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钛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三九章 你要成婚了,李佑!,李佑的大唐,西关钛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铛铛铛!
敦化坊中响起了下班的铜钟之声而这个铜钟之声只要一响起最快乐的除了下班的工人,就是那些在学堂的孩子们了。
李佑现在已经在敦化坊建造了三所学堂。
请了大约有十五名读书人,一人五贯在学堂中做先生。
不过,对于这些先生来说,这些孩子真的是不好管教,因为李佑敦化坊中的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百姓的孩子,以前说真的,百姓的孩子从来就没有想过会上学。
基本上就是在外面疯玩,那玩多快活呀,虽然也要帮家里干活,但是依旧是很自由的事情。
可是现在所有的孩子们都被关在小小的学堂中,你说这些孩子怎么可能会安分。
一开始来的时候,那些先生们是真的被折磨的不轻,迟到,早退,捉弄先生,顶撞先生说真的,这些先生真的有些受不了。
后来有一次,那些先生们实在是不想教了,虽然这里的束修很高,但是读书人有自己的骄傲,他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教这些孩子。
李佑想要拦,可是怎么也拦不住,加钱人家都不干,李佑也没有办法。
不过,就在这些先生集体要走的那天,那些孩子们的家长,却在敦化坊的坊口跪了一地,求着那些先生可以留下来,求着那些先生们可以帮帮自己的孩子。
带头闹得最凶的几个孩子,被自己的父母抽的全身上下都没有一块好肉,并且那些父母更狠的还自己抽了自己,说自己管教无方。
这就是中国人对自己孩子的爱,要说爱子说中国父母是世界上最爱孩子的父母之一,应该不会有人反对。
责子晋陶渊明: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我的5个孩子,都不喜欢学习。阿舒16岁了,懒惰无人能比;阿宣快到15岁了,也不爱学习;阿雍阿端13了,连六和七都不认识;阿通才9岁,每天就知道要梨子栗子吃。
这是陶渊明写给自己的五个儿子的,写这首诗时,陶渊明已经四十多岁了,关于这首诗,文学上有很多说法。
有人说陶渊明对自己的儿子太过于苛刻,也有人说这是他用诙谐幽默的方式来表达对儿子的殷殷期望,就比如说北宋的黄庭坚,他说:“观渊明此诗想见其人慈祥戏谑可观也。俗人便谓渊明诸子皆不肖而渊明愁叹见于诗耳,可谓痴人前不得说梦也。”
也许,父母之爱大抵如此,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舐犊之情,但同时,他们也有对孩子的无限期待,就算是古人也一样逃不过这个定律。
“先生求求您大家,都大人大量,就留下来吧!”
一群父母弯下来他们的膝盖,重重的跪了下来,这一幕让李佑不知道为什么眼睛酸了起来,因为李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
父亲早死,是李佑的母亲一个人将李佑和妹妹拉扯大。
其中母亲吃的苦,就真的让人一言难尽,母亲因为没有什么文化,所以找不到体面的工作的,一开始的时候,李佑的母亲是和别的男人一样在工地上绑钢筋。
高温,危险,劳累,可是李佑的母亲却从来没有怨言,只会默默承受,这也是李佑后来懂事很早的原因、
而经历过自己父母下跪的孩子,也在这一刻好像全部都懂事了起来,纷纷的对先生们道起了歉,那些读书人其实本质也不是不想教,只是这些孩子实在是太调皮了,现在家长这么一求,孩子们一道歉。
李佑这个时候又走出来打了打圆场,最终先生们也是都回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