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而无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1章 第一次科举结束,三国之神级召唤系统,一生而无畏,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今董卓虽然势大,但也并非不可撼动。</p>
陛下只需在内部休养生息,积极养兵练兵,同时整顿朝纲,恢复民生,使得国力逐渐强盛;</p>
在外联合长安的忠诚之士,以马腾等为有力外援,共同对抗董卓。</p>
如此内外兼修,不出三年,董卓必可被剿灭。”</p>
第三篇则是对科举的深入分析,杜如晦先是细致剖析科举的利弊,指出科举制度虽有利于选拔人才,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考试内容单一、形式僵化等。</p>
而后,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包括增加考试科目、改进考试方式、加强考官管理等。</p>
杜如晦的观点独到而深刻,让刘辩眼前一亮。</p>
刘辩点了点头,这份考卷,刘辩实在挑不出半点瑕疵,若由他来评分,必是满分无疑。</p>
他心中暗叹,杜如晦果然才华横溢,见识不凡,国家之栋梁。</p>
不过评分之事,刘辩已交予诸位大臣共同裁定,他也仅是在朝堂之上颁布前三甲的名额罢了。</p>
随后,刘辩又拿起剩下三人的考卷仔细阅览起来,发现它们的内容和杜如晦的答卷基本相似。</p>
在对付董卓的策略上,几乎完全一致:都是先注重自身实力的提升,然后等待合适的机会,再联合外部力量共同进攻。</p>
对于科举一事,每个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相比之下,这些观点的确不如杜如晦来得细致入微、深刻透彻。</p>
由此可见,在政治才能方面,杜如晦确实要比其他三人略高一筹。</p>
再看下面的策论部分,这三个人也都分别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比如如何进行改革。</p>
还有深入分析当前天下各路诸侯中,究竟谁的领地最广,谁占据着最有利的地理位置,以及谁对刘辩构成的威胁最大等等。</p>
然而,这些问题其实在前面杜如晦回答关于应对董卓及天下局势时已经有所涉及,他在后续内容里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补充说明罢了。</p>
而在论及袁绍方面,徐庶与庞统认为袁绍自高自大、刚愎自用,好谋却无决断,干大事时却瞻前顾后,见小利便忘却大义,虽一时能强大,却不足为惧;</p>
而另外王绾则着重强调袁绍乃四世三公,是个不容小觑的威胁,其他方面则并无二致。</p>
刘辩仔细看完四人的考卷后,又翻阅其他考卷,却见大多策问都是溢美之词,实质性内容少之又少。</p>
刘辩不禁眉头紧锁,对着满朝群臣说道:“如今这诸多考卷,大多华而不实,真正有见地、有深度的实在寥寥无几,此等风气不可长啊!</p>
朕希望诸位爱卿能秉持公正之心,选拔出真正有才华、有谋略之人,为我朝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p>
说罢,群臣皆颔首称是,心中也明白刘辩对于人才选拔的重视与期望。</p>
而刘辩亦深知,欲成就一番宏图霸业,人才乃是关键,唯有广纳贤才,方能开创辉煌未来。</p>
想到这里,刘辩再次对着群臣郑重说道:“凡是有夸大赞美之词者,一律不予录取。</p>
录取要以策问为主,策论为辅,另外还要参考其前面几项考试的分数高低。”</p>
“遵旨,陛下。”众群臣应道。</p>
在批阅试卷时,群臣也都十分恼怒,前面的文学、贴经、明算等科目。</p>
有些人做得很好,可到了后面的策问策论,这真正考验真才实学的部分,大多数人都一塌糊涂。</p>
“若是达到标准的不够,那也就罢了,毕竟宁缺毋滥,不可宁滥毋缺。”</p>
刘辩也未曾想到,这第一次科举,竟有几千余名考生,但达到标准的,相比于考试人数相差太大。</p>
不过还好,有杜如晦,还有王绾、三国本土的两位杰出人才庞统以及徐庶,这倒也能使顶尖人才阵容更加强大。</p>
只是这中低端人才,确实匮乏不少,还大量稀缺。</p>
几日过后,众群臣终于完成审核,确定通过考核的为 98人。</p>
请示过刘辩后,便开始拟定合格名单,并在皇榜上书写合格考生的名字。</p>
在紫禁城外围,皇城城墙之上皇榜张贴之处,顿时所有考生纷纷围拢过来。</p>
前三甲中,第一名的名字,赫然便是杜如晦,第二名是王绾,第三名则是庞统,其后便是徐庶。</p>
再往后,便是众多密密麻麻排列的名字。</p>
众多百姓和考生都围在一起看着这些名字,榜上有名的自然欣喜若狂,落榜的自然唉声叹气,捶胸顿胸。</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