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南方难民北送
颜丑文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5章 南方难民北送,穿越种田从成立教派开始,颜丑文良,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但如果反着想,要是延寿教不许,这些村民也会默认这些进来的人不是好人。会一起齐心协力把人赶出去。</p>
这就是冕州的现状,官府在民间的威信并不比延寿教高。而论信任,所有人都觉得延寿教比官府还值得信任。</p>
延寿教,延寿教,还是延寿教。</p>
押送队伍里的人,不论兵丁、商贾还是难民,凡是走过冕州的,没有一个人不对延寿教印象深刻。</p>
有些稍微聪明些的难民,在靠近巡逻休息点时假装实在走不动了,然后被抛在路边,等着延寿教的人来救。</p>
他们聪明地发现自己就算不去安江道,在冕州可能活路更大,可以也加入这个延寿教嘛。</p>
看他们的样子,穿得好吃得好,这可比去安江道领几亩荒了的田地强。</p>
有人带头就有人效仿,还没进安江道呢,一些难民倒是先进延寿教了。当然,他们不知道,就算他们去了安江道,大概率也是进延寿教。</p>
因为他们想的没错,离开冕州之后,被送到安江道的难民们和接收他们 的知县面面相觑。</p>
然后他们发现押送他们的士兵轰地跑了,那些一路运粮的商贾也调头就溜,他们车上剩下的粮食还能够他们一路吃回去。</p>
他们已经看得出来这里是一片死地,如果再继续逗留,等难民们反应过来,车上的粮食留不住,就连牲畜都要被抢下来宰了填肚子。</p>
安江道的知县连衙役都没两个,愿意来这种地方当官的,都是候补了许多年当不上官的举人。</p>
他们当官发的俸禄还不够他们自己补贴进来的。真的是自带干粮。</p>
因此知县老爷们没有二话,指着当地延寿教的营地就把他们送过去了。</p>
有些难民们问:老爷,有人说过来给我们分地的。</p>
知县点着头说:对,我把地都给延寿教了,你们去找延寿教,有吃有喝有地,还有房子住,除了没婆娘,什么都有。</p>
如果没有路过冕州,这些难民当到了地方之后听到被骗肯定会一哄而散落为匪寇。他们也暴乱过,不是第一次。</p>
可是延寿教这三个字在他们的耳中变得有魔力起来,他们乖乖地跟着去了,然后就被问入不入教。</p>
入教了只要干活,一天两顿饭吃一辈子,在延寿教做两年还能分10亩地的一成收成。</p>
从住的地方到零零碎碎的东西,延寿教都包了。</p>
难民们都很高兴,不就是当佃户嘛。家都没了,有个安稳吃饭的地方还不乐意?</p>
入,入教,必须入教。</p>
当他们学着喊:“延寿教向天借粮,勤耕种有借必还!”听着老教徒讲这句口号的由来和教主神通的时候。</p>
另一边那些兵丁和商贾们则涌进了冕州,吃上了水豆腐、炸豆腐。</p>
南方的商贾们被延寿教下了订单,请他们帮忙把货物送到南方指定地点,送到地方之后就能从延寿教在南方的商铺收到钱。</p>
然后他们如果想赚钱,就从南方买茶叶运到冕州来,肯定有赚头,而且回头也可以带冕州这里的货物。</p>
有生意做,这些本来自掏腰包被迫为难民运粮的商人高兴了。</p>
这次南方难民北送,不仅给延寿教的安江道建设提供了大量劳力,而且意外地结识了一大群不同的小商人,开启了商路。</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