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团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三章 灞上送别,大晋狂人,旅团长,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冯雁没想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第一个家,竟是秦国天王苻坚赐予的。</p>
在晋国所作的努力远比秦国要多,但是毛也没得到过!反观秦国待自己倒是不薄。</p>
此间宅院前有照碑、旗楼、梢楼等建筑,四个院落分主宾客幼,用于主人及子嗣、客人、长辈等居住,其中每个院落相当于四合院,同样可以住四户人家。</p>
也就是说,每个院落四面皆是三开间的房子,严格意义上讲,一个院落有十二间屋子,整个宅院有四十八间屋子!这还不包括仆役居住的杂间。</p>
每间院落之间有木门相连,院墙上更开有石窗,分别有扇形、圆形、方形、菱形等样式,随着脚步移动透过石窗可看见相邻院落花草树木,可谓一步一景也。</p>
另外,宅院中有多处花圃、假山、鱼池等,绝对的湖景洋房、水景园林、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豪宅。</p>
冯雁兜了一圈哈哈笑道:</p>
“阔绰,阔绰啊!本家主决定,每晚睡在不同的房间,每两个月轮换一次!”</p>
老仆看着冯雁的表情不禁摇头好笑。</p>
冯雁进到主院上首处北间的屋子,只见里面有不少床榻、桌椅、铜盆、木架等摆设,其中一个柏木打制的衣柜中还放置有被褥和几件长衫、官府。</p>
看来天王苻坚的心思真是细腻,连铺盖都准备好了。</p>
看着颇为眼熟的家居,冯雁不禁感慨,“晋隆”商铺所售之昂贵家私也在这里,看来花费不少。</p>
柏木有香味可以入药,柏子可以安神补心。冯雁躺在床上闻着那泌人心脾的幽香渐渐进入了梦乡。</p>
参与修路的人实在太多了,可能是因为秦国碰上了饥荒年,人人都想为了三餐而付出劳动。</p>
数十日的时间,道路主工程基本结束了,这也得益于前些年苻坚与王猛的施政举措,当然也因为原来的道路本就不错,冯雁只是命人加宽了而已。修路所耗材料及时间主要用在了几条新开辟的道路。</p>
民以食为天,为了方面灌溉,原先的道路与新开辟的道路两侧均挖有沟渠以利于农民浇地。土豆种植了一季,距离大面积耕种还需一些时日,冯雁打算在泾阳县种植蔬菜瓜果。</p>
长安为都城,人口密集且达官贵人较多,自然需要很多瓜果蔬菜,泾阳县水系发达很便于种植。</p>
另外泾阳县北侧有不少荒地,冯雁命曹典史劝导山民开辟荒地种植水稻。泾阳县不仅有山水还有众多河流,在夏季种植水稻很合适。</p>
稻的生长非常快,最快三到四个月,就能从发芽、开花、完成结实的过成。稻的种子在伸出幼芽的时间仅需两三天,幼芽抽出第一片叶子,又只需要三天,因此在气候温和的地区,一年可种三期稻。农人选稻种时,多会将其泡在水中,轻而浮起的稻种会被淘汰,剩下来的就会培育成稻苗。</p>
能利用的土地,冯雁绝不想浪费半分,先解决了全县吃食的问题,才能作下一步打算。</p>
从自己的豪宅出来后,冯雁在县衙开了一次会议,将上述思想贯彻给一众官吏,并命令众人尽快落实。有了毛县丞的前车之鉴,众官吏不敢怠慢,领命后奔波于各乡镇开始忙碌。</p>
正在忙碌时,朝廷派宣官来到了县衙,通知冯雁次日前往长安城东侧之青城门聚集,宣官言之与天王相送苻丕等人。</p>
冯雁与朱序交谈过知道又是要迁徙了。</p>
次日辰时,冯雁依令前往青城门,远远看去,只见城门处人山人海,不仅有大小官员在此,更有万余百姓聚集此处。</p>
一辆辆大型马车停在路边,一眼望不到头。</p>
百姓们拖家带口,携带着厚重的包袱依次排队上车,也有不少百姓赶着自家的骡马跟在车队后面。</p>
有的百姓神情忧伤、有的哽咽哭泣、有的正与家人告别。</p>
此刻一名官员站在一处高地正不断劝勉着众百姓。</p>
“诸位乡亲,关中地区人群密集,其他地域则人员稀薄,我氐族族人需迁移至各地以耕种荒凉的土地,各处已发放了诸多农具并配有宅院,大家迁移后土地增加,生活会更加富足……”</p>
这名官员虽然不断喊着,但听着寥寥,大多还在伤心地哭泣声中互相告别。</p>
迁徙的百姓中以青壮年为多并有孩童相随左右,而送别的人多以年老者居多,显然是分家另立门户单过,他们的父兄仍然留在了本地。在这个交通极其落后的年代,这种分别真可谓生离死别。</p>
恸哭之声异常凄婉,众人观之皆有感触,不忍直视。</p>
冯雁感叹一声走进了官员的队伍,众官员看着这种场面一个个神情肃穆,不苟言笑,时而互相低语几句。</p>
官员中,冯雁认识度支尚书朱序、尚书左仆射权翼、秘书侍郎赵整、秘书监朱彤、骁骑将军吕光、太常韦逞、尚书慕容暐、京兆尹慕容垂等,另有不少人在朝堂上见过,如司徒长史申胤、中书令王鱼、太史黄鸿、高弼,长安令徐嵩、谏议大夫裴元略、尚书赵迁、李柔,黄门侍郎韦华、奉车都尉皇甫真,驸马都尉李洪、太史令张孟、尚书郎封裕,崔逞、房旷、洋涉、 阳瑶等。</p>
对这些官员的职责,冯雁嫌弃太乱并未做过多了解,只知道京兆尹相当于首都市长;长安令相当于皇宫所在的城区区长;左右仆射自然是大臣;尚书乃一部之长;黄门侍郎顾名思义是皇帝的左右侍从;中书令是中书省的长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有时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 太史令掌编写史书和天文历法。至于别的官职,冯雁没问过也没兴趣问。</p>
人群中,自然也有带队前行的老熟人石越、苻丕等人。</p>
除了出行与送行的人员,还有不少围观的人群。</p>
头上扎着众多小辫的是鲜卑人;中间秃顶两边留有短发的髡头人是乌桓人;裹黑头巾的是羌人;头上爱扎羽毛的是氐族人;高鼻卷发是羯族人……</p>
放眼望去,冯雁觉得外族人竟比氐族人、汉人要多。</p>
随着人群前行,马车队伍浩浩荡荡向东驶去,众官员与苻坚都跟随左右。</p>
天王苻坚这次没有乘坐龙辇,而是骑马而行,身边跟着百名宫内禁军羽林郎,众官员跟在苻坚身后,同样骑马陪同。</p>
不少氐族百姓舍不得亲人离去,也陪伴左右。</p>
冯雁作为官阶最低的小县令,很自觉的骑行在最后。</p>
吕光早已看到冯雁,笑着招了招手,冯雁催动马匹凑了过去。</p>
“贤弟,一向可好?”吕光笑问道。</p>
冯雁拱了拱手笑着回道:</p>
“兄长,最近小弟忙的很啊!修路、引渠、农事、开荒等无一不是累人的事情。”</p>
“哈哈,能者多劳么。以贤弟的才干定能做出一番大事来。”</p>
“多谢兄长夸奖。我那几个弟兄在兄长军中可好?”冯雁上次派荣良、杨申、裴方明、刘同等人去往吕光的军营后只见过一次,双方已事先约定好联络事宜。那就是以商铺为据点,信息通过在店铺的蒋平等人传递。</p>
吕光闻言有些意味深长地说道:</p>
“贤弟不愧为晋军教头啊!你的那些弟兄不仅武艺超群,而且也会统兵,我已升任荣良、杨申为校尉,委任裴方明、刘同为军候一职,另有几人作司马一职。”</p>
吕光话毕,冯雁暗喜,同时心中有些好笑:自己这个晋国六品司马、秦国五品校尉兼县令,竟然培养出了与自己同级别的将官。</p>
“兄长乃伯乐也!”冯雁恭维道。</p>
“哈哈,还是你小子厉害!”吕光由衷赞道。</p>
“嗯?此话不妥!”冯雁暗自后悔,一不小心不被吕光套出话来了。</p>
此番话语不是承认荣良、杨申、裴方明、刘同等人也是晋军军官么?也就是,这些人是自己从南晋军营带来的。</p>
“这位兄长会不会多心?”冯雁暗自疑问。</p>
看了看前方,冯雁装作不在意般说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