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刘据的悲剧原因:父不知子
倚栏听风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1章 刘据的悲剧原因:父不知子,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倚栏听风雨,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孙皇后何等聪明?</p>
作为从小出身世家,并一路陪伴李世民走过血雨腥风的她,立即就听懂了李世民话中的意思。</p>
“陛下的意思的是,刘彻是害怕,一旦太子刘据继位之后,就会出现外戚把持朝政的局面,所以才提前灭了公孙氏一门?”</p>
李世民点点头,朝长孙皇后抛去一个知我者皇后的笑容,方才继续说道:“灭公孙氏一门,只是为了削减卫氏一族的势力而已。当然不乏刘彻担心太子刘据继位之后,恐怕会压制不住外戚专权的局面。”</p>
“所以为了江山社稷考虑,才不得不提前未雨绸缪。”</p>
“其次就是刘彻本人的经历让他对外戚势力极为忌惮,所以自然而然的,他当然不会把外戚专权的后患留给下一代的君王。”</p>
“这一点,从武帝晚年立太子刘弗陵而杀其母勾弋夫人也能看出。不管是他的儿子哪一个继位,其儿子身后的母族势力,都是必须得削弱的。”</p>
事实也如唐太宗所想的这样。</p>
作为大汉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皇帝,刘彻可谓是将外戚势力从始至终玩弄于股掌之中。</p>
从早期的刚刚亲政时不得不重用外戚田氏与窦氏,到后来田氏倒台以后,窦家一家独大 。武帝出于战争和政治的需要,又接着扶持起卫家与窦家相争,以此达到平衡朝局的目的。</p>
到了最后的最后,眼看着卫家势力越来越大,武帝便故意冷落皇后,转而专宠李夫人,扶持李氏崛起,制衡卫氏和其下的公孙氏,这都是他的惯用手段之一。</p>
对于刘彻来说,只要皇权牢牢在手,外戚可以有很多个。但有一点,若是太子过度偏向甚至于依赖母族的话,那么就必须得敲打敲打了。</p>
所以,这才武帝一直以来,表现得不喜欢刘据的根本原因。因为太子的表现,明显太过偏向母族卫氏了。</p>
然后就是,在汉武帝最初的设想中,原本是打算扶持以卫青 ,霍去病,公孙贺三方为首的外戚势力作为太子的后盾。</p>
三方互相支持太子的同时,又互相制衡,如此一来,等到他晚年驾崩的时候,政权也能够平稳的交接给下一代。</p>
可霍去病和卫青的先后去世,明显打破了他最初的格局设想。</p>
支持太子的三方外戚势力中,卫霍两家在两大战神没了之后,虽然看起来依旧强盛,但实际上已暗有日薄西山的之相。</p>
反倒是三方中最不起眼发的公孙氏一族,随着公孙贺的军功地位越来越高,逐渐成为了三家中的领头羊。这也就罢了,毕竟都是为了太子效力,刘彻想想也就忍了。</p>
可偏偏就是刘彻这一忍,更加导致了公孙氏在朝中的跋扈。到了此地步,公孙氏一族不死都不行了。</p>
同时,为了继续延续对匈奴的作战策略,以及制衡一家独大的公孙氏,刘彻又不得不扶持起另外一个外戚李氏,以此来平衡朝野的局势。</p>
可以说,终武帝一生,可谓把制衡之道玩到了极致。</p>
可即便如此,在面对事关身后事的安排上,他还是毫不留情的灭掉了公孙氏这个潜在的威胁,而选择放过了卫霍两家。</p>
一是因为霍家还有一个霍光,是武帝特意留给后继之君的孤臣,作为同样是用来制衡朝局用的后手,自然不可能轻易将其灭掉。</p>
而卫家虽然同为外戚,但在卫青死后,地位一落千丈,根本威胁不到中央,所以灭不灭也就没那么重要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