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5章 要见家长了,我是乡镇公务员,老木刀,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由于娘一直挂念在塔沟家里的东西,张华联系了吴江岸才知道,鸡子已经被乡政府食堂抓走了,屋里面的东西还没收拾清点。</p>
张华给吴江岸说明了情况,破家也有值得张兰惦记的物品,再说了张兰不亲自将欠的外债还给别人,她是不心甘的。</p>
吴江岸表示理解,顺便给派出所打了电话,要求户籍警临时加个班,张华书记要亲自来给自己的小姨办理户口迁出手续。</p>
周日上午,张兰怀着无比的激动的心情,在张华与高倩的陪同下回到了塔沟夏瑶村。</p>
村支书与塔沟驻村的干部早早的在张兰家的附近迎接原塔沟的张副书记的到来。</p>
张兰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下了车,身边还陪着一个漂亮的女孩,接着张华从驾驶位上走了下来。</p>
张兰逢人都说她找到亲人了,这是她姐的儿子张华,这个是她的外甥媳妇高倩,小两口过来接她去双河享福去的。</p>
村干部也就昨天才知道,张兰竟是张书记的小姨,个个后悔不迭,多好的一份香火情摆在面前,就这样白白的错过了。</p>
张华与众人热情的打着招呼,拿出香烟给大家散烟,大家接烟在手,一个个的都是诚惶诚恐,他张华的小姨好像没有得到大家的一丝帮助,相反的是,张兰夫妻俩前些年还被一些人欺负的睁不开眼啊。</p>
就连张兰还健在的婆婆,前些年带着一家人对张兰两口子也是非打即骂,张兰由于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在这个家里更是活的猪狗不如。</p>
也就因为丈夫的去世,也许是一个女人活得更是艰难了些,也许是张兰的苦难得到了大家的可怜。</p>
自从丈夫去世后,村子里再也没有人欺负张兰了,但也只是不欺负而已,至于张兰过的好坏生死,是没人过问的。</p>
张兰固执倔强,像一棵野草一样,拼着命顽强的活着。</p>
突然乡长吴江岸登门,亲自将张兰用车接走时,大家不明所以,后来有消息传回,张兰居然是张华乡长的亲小姨,张华姓的是他妈妈张梅的姓。</p>
这时许多人才后悔与惶恐,张华的大名无人不晓,在塔沟,尤其在上、下王庄村,谁敢说张华的不是,被村民劈头盖脸的臭骂一顿那只是万幸。</p>
如今张华在老家双河乡不但是乡长,据说还是书记,今天亲自开车来夏瑶,肯定是正式接走他的小姨的。</p>
张兰一走,不止是享福,更是与夏瑶一刀两断了,有这么有本事的一个外甥,她肯定不会回来受苦受累了。</p>
张兰在张华与高倩的陪同下,来到了一户村民家,张兰拿出一个破旧的小塑料皮的记事本,上面用铅笔写的字,字迹虽有些模糊,但依然清晰可辨:借二毛叔六百三十元。</p>
张华从口袋里拿出六百三十元现金,递给了娘口中的二毛叔,一个老实的老庄稼汉子。</p>
二毛叔推辞着不接,张华握着他那粗糙的大手说道:“老人家,钱是借的,不管啥时候都得还,也不多给你,我们借多少还多少,只是这个钱好还,这个情,我们娘俩记您一辈子。”</p>
老庄稼汉子咧着嘴憨笑:“好,张乡长,我收着,我收着,那两年我家也是穷,当时也没办法,只能帮这么点忙了。”</p>
张华拿出烟帮他点上:“这就是帮了大忙,不论借多少,都是人情,那与有钱不借还说难听话,没法相比的啊!”</p>
张兰指着塑料皮本:“还剩一家,还完就不欠账了。”</p>
张华看着上面写着:借顺子哥二百六十五元。</p>
张兰领着张华、高倩,一路上跟村民打着招呼,一直来到村后边的一家,也是一个老实的庄稼汉子,当张华将二百六十五块钱递到他手中的时候,他跟张华推辞了好一阵子。</p>
他告诉张华,他与张华的姨夫是一起长大的,两人关系好,张华的姨夫生病时他的确手里没钱,这还是卖了家里的粮食才凑了这么多。</p>
后来他见张华的小姨一个人艰难,他是想帮忙的,可是,在农村,张兰作为一个寡妇,自古寡妇门前是非多,话,好说不好听,他也是干着急,没法出手帮。</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