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十二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0章 英德红茶,茶道无疆,罗十二少,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广东英德,自古就有红茶之乡的说法。英德之名一说是因当地自古盛产英石有关,古有英州称谓。至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英州升为“英德府”后,该名字沿用至今。</p>
英德红茶,广东省英德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p>
英德现代茶业始于1955年,当年试种国内着名茶树良种——云南大叶种茶成功;1959年用云南大叶种茶成功试制英德红茶。英德红茶问世以来,以其外形匀称优美、色泽乌黑红润、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纯正等特点,与云南滇红、安徽祁红并称中国三大红茶。</p>
其中英德九号红茶品质上乘,滋味醇滑甜爽、鲜香持久,被茶界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好的红茶品种。</p>
这次来广东英德,就是拜访另外一个茶人,林北海。</p>
林北海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他虽然年龄很大,但很有创新精神,他把乌龙茶的一些工艺用到红茶制作上,独具匠心的做出来乌龙红,就冲着这个勇气和创意,就值得去学习请教。</p>
很多老茶人只强调传承,不强调创新,这也有失偏颇。</p>
试想,古代很多茶叶都失传,根本原因就是因循守旧,一味的食古不化,抱残守缺造成的。</p>
如果没有后面的茶人大力创新,我们怎么有幸喝到那么多好茶,再强调手工制茶的优势,没有机器设备的加持,成本怎么降下去,产量怎么能提高。</p>
所以坚持传统和锐意创新也并不矛盾,可以很好的结合起来,各取所需。</p>
高档茶可以坚持手工制作,量少价高,一般的茶可以机械生产,价廉物美,让更多的茶客喝到各个地方的好茶,何乐而不为。</p>
英德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市,但面积很大,是广东最大的县,面积比深圳还要大。</p>
我和米兰、曹可馨住的酒店面朝北江,视野开阔,风景优美。</p>
“人家这里一个县城,比西部的地级市都大。”我们三个走在街头上,看着如此繁华的街区,我不禁感慨这里的经济发达。</p>
路过江边的一家餐厅,上面写着“北江河八鲜”五个大字。</p>
“走吧,进去看看都有什么河八鲜。”我带着她们两个进了餐厅。</p>
店里食客挺多的,一个小伙子过来问我们吃什么。</p>
“河八鲜是什么?”我问他。</p>
他看了一下我们三个,笑着说:“老板,你们三个外地来的吧。河八鲜是指我们北江里的几种鱼。有北江河虾、毛蟹、黄骨鱼、边鱼、石岩骨鱼、曹白鱼、白鳝、蓝刀仔等。”</p>
“你们三个人,来一个河八鲜拼盘,再来一个葱油腐竹和九龙黄煎豆腐就行了。嗯,也可以俩一个擂茶粥。”</p>
我们听了伙计的建议。</p>
米兰吃着河虾,不住的称赞:“这河虾虽然个头小小,但却壳薄味鲜、清甜可口,好吃。”</p>
我只有看着她们吃。</p>
“这毛蟹也肉质肥嫩鲜美。”曹可馨笑着对我说。</p>
我继续看着她们吃。</p>
终于我能吃的葱油腐竹上来了:“嗯,这腐竹真的有葱油味。”我也不甘示弱的说。</p>
一顿饭吃下来,十分尽兴。</p>
晚上,在北江的江边,找了一个小清吧,叫了几支啤酒,我们三个小酌了一下。</p>
“南哥,明年我们去哪些茶山呢?”米兰喝着啤酒,悠闲的靠在沙发上问我。</p>
“云南、江浙,安徽这几个茶区争取都走走,下次把所有的店长都带上,大家都开开眼界。”我确实有这个打算。</p>
“那过几年国内走遍了,还要去印度和斯里兰卡去考察他们的红茶…”曹可馨笑着说。</p>
“嗯,也许我们努力一下,让他们来咱们国家考察一下咱们的茶山。”我笑着和她们两个碰杯。</p>
“对了,米兰,记得我招聘你进来的时候,我答应过,以后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一款茶,明年吧,哪个店营业额突破了300万,公司就以店长的名字命名一款茶,这个作为公司的文化建设一直会进行,只不过将来标准可能要提高。”我没有忘记对米兰的承诺。</p>
“好呀,我要努力了,茶叶可以自己选吗?”米兰兴奋的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