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大呆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章 一个苦行僧,黑黑的牡丹,一只大呆子,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太阳渐渐落山,一大家子围坐在饭桌前,享受着丰盛的晚餐。他们风卷残云般地迅速将饭菜一扫而光,然后心满意足地坐在手编的草凳上,打开黑白电视,准备开始观看电视节目。</p>
此时,电视里正在播放着经典的《新白娘子传奇》,剧情引人入胜,让人陶醉其中。陆陆续续地,附近的村民们也被吸引过来,纷纷走进秀英家一同观赏。原本宽敞的堂屋顿时变得热闹非凡,欢声笑语此起彼伏。</p>
正当大家沉浸在精彩的剧情中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众人不约而同地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灰白色僧袍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这位僧人皮肤黝黑,显然久经日晒雨淋,但他双目炯炯有神,透露出一股坚毅与沉稳。从外表判断,他大约四五十岁光景,却显得格外精神矍铄。</p>
僧人踏入屋内,双手合十,向众人行礼道:“阿弥陀佛,各位施主,贫僧路过此地,腹中饥饿难耐,不知可否施舍些许食物和饮水?若能得到诸位施主的恩泽,贫僧定当感恩戴德。”</p>
秀英脑海中猛地浮现出先前遇到的那位尼姑,她急忙站起身来,回答道:“大师稍等片刻,家中尚有些许剩饭,我这就去取些热水,为您泡一碗热饭。只是今日我们家食用的菜肴皆为荤腥之物,恐怕不合大师口味。不过,还有一些咸菜可供搭配食用。”</p>
苦行僧听后,再次向秀英深施一礼,表示感激之情,并说道:“多谢施主慷慨解囊,贫僧只需在院中觅一处清静之地进食即可。待施主备好饭菜,请直接端出来便是。”</p>
秀英连连点头应诺,转身走进厨房寻找合适的器具。很快,她找到一个大铁皮盆,装满了满满一碗剩饭。然后,她小心翼翼地端着饭碗走出厨房,随后,她轻轻拧开保温瓶盖子,将滚烫的热水缓缓倒入碗中。接着,她又小心翼翼地从旁边舀起一些酸爽可口的酸菜和香气四溢的卤腐,放入碗里。一切准备就绪后,她双手端着这碗热气腾腾的食物,走到门外递给那位苦行僧。</p>
苦行僧感激涕零,接过饭碗便狼吞虎咽起来。不一会儿功夫,他就风卷残云般地将饭菜吃得一干二净。吃完后,他走进屋里,把空碗交还给秀英。就在这时,他突然脸色大变,惊恐万分地对坐在一旁的小两口说道:“两位施主,赶快回家吧!你们的孩子出事了,已经不在人世了。”</p>
小两口闻言,心头一震,对视一眼后,急忙站起身来,朝着家的方向飞奔而去。原本正在看电视的众人听到这话,也都十分好奇,纷纷跟着他们一同前往想看个究竟。苦行僧同样紧跟其后,秀英放下手中的碗,满心疑惑地也跟了上去。</p>
没过多久,一行人便抵达了小两口的家门口。远远望去,只见熊熊烈火如火龙般腾空而起,吞噬着整座房屋。众人惊慌失措,赶忙提桶打水试图扑灭火焰。然而,眼下并非雨季,溪流中的水量稀少得可怜。尽管大家竭尽全力,但面对如此凶猛的火势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将房子烧成灰烬。</p>
火势越来越猛,最后连可燃烧的东西都被烧光了。小两口悲痛欲绝,哭得肝肠寸断,尤其是女方,更是多次晕厥过去。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哀伤之中。秀英不禁唏嘘起来,这两口子也是心大,竟然把小孩扔家里没人看着跑去看电视。</p>
漆黑如墨的夜晚,万籁俱寂,只有小两口家里闪烁着微弱的烛光。突然间,小孩子被一阵奇怪的声响惊醒过来,但环顾四周却不见父母身影。于是,他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起,伸出小手在床上胡乱摸索着。然而他的父母早就被精彩的电视吸引 ,两人你推我,我推你,最终两人都没有回家看孩子。</p>
也许也是命运的捉弄吧!睡醒的小孩子没人看,胡乱摸索不经意间竟然将床头那根照亮的蜡烛碰倒在地,刹那间,火苗迅速蔓延开来,火势越来越大。眼看着整个房间都被熊熊烈火吞噬,大家都是心急如焚、手足无措。</p>
就在大家唏嘘难过时,秀英注意到那位苦行僧似乎有着不凡之处,不禁心中暗想:“或许这位高僧能够帮助我儿渡过难关呢?而且正好自家孩子生病未愈,如果能请他留宿几日并寻求良方,岂不是一举两得吗?”</p>
主意已定,秀英决定让小儿子出面邀请苦行僧留下。看热闹的小儿子心领神会,立刻装作十分热情的样子拉住苦行僧攀谈起来。没想到这一聊不要紧,两人竟然相谈甚欢,越说越是投缘。最后,小儿子顺势发出邀请,请苦行僧今晚与自己一同住宿。</p>
苦行僧望向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峦,意识到此地确实不宜露宿在外,便欣然接受了小儿子的提议,跟随他前往其居所。秀英眼见着小儿子如此机灵聪慧,轻而易举地办妥此事,不禁深感欣慰,暗自庆幸道:“关键时刻,还得靠我这宝贝儿子啊!”</p>
小儿子将苦行僧带回家后,赶忙打水给他洗脸洗脚,待二人洗漱完毕,便双双躺在床上闲聊起来。好奇心作祟的小儿子忍不住开口询问起苦行僧的身世和经历,苦行僧摇了摇头无奈地讲了起来:</p>
“我的祖先啊,传说是在 300 多年前,是三个姓氏为桑的兄弟,他们千里迢迢地从龙关(也就是如今的大理市下关)赶到了漾濞县瓦厂乡瓦厂村街子下边的一个社房后面的山岭之上,目的只有一个——捕捉那些活蹦乱跳的野鸡。</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