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小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章 最后的考验,不见长安,家中小五,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所以,善与恶,仁与奸,在不同的位置,皆有不同的含义,若是脱离实际,一昧地追求所谓的仁德,大善也会变为大祸。”</p>
对于张伟给出的答案,桥琳没有做评价,仅仅只是不咸不淡地说道:“日后,和伯安一样,在我面前,你可以自称白圭。”</p>
张伟闻言精神一振,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要知道,古人在称呼上是极为讲究的,桥琳让张伟在他面前自称表字,说明认可了他这个后辈,这也证明他的回答,是及格了的。</p>
张伟恭敬的拱手行礼道:“白圭谢桥公教诲。”</p>
“嗯。”桥琳点点头,算是认可了张伟的称呼,随后将手中的书卷递给了他们:“这是老夫最近正在编撰校注的《六韬》之龙韬,共十三篇,你俩先将其熟读理解,我再来考教,若有不懂之处,可以问我。”</p>
张伟、燕翼:“诺,多谢桥公。”</p>
张伟和燕翼拿着这本龙韬,眼中皆有欢喜之色,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很多书并不是你花钱就能买到的,尤其是这些书籍,在社会上还有各种不同的版本时,一本已经被编撰好还校注了的书籍简直是可遇不可求。</p>
最典型的就是《尚书》了,作为科举必读书籍的《尚书》,其实是唐朝时官方重新编撰的,因为最原始的版本,别说后人了,连孟子他老人家都没看到过,孟子的那句尽信书不如无书,里面的书,指的就是《尚书》。</p>
太多的古籍,在手抄口授之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偏差,加上战乱天灾及人祸,能保存下来断章残篇,已是万幸。最出名的就是秦始皇收集诸子百家着作藏于咸阳,被项羽那个傻逼一把火给点了的故事,基本是将先秦典籍来了一波团灭。</p>
结果到了汉朝时,不少书籍皆处于大家都听说过,但从未见过的状态,比如《尚书》,完全就是靠着藏在墙里的竹简和一些长寿且躲过了战乱的学者,边回忆边猜,拼拼凑凑重新写出来的。</p>
这也就导致,哪怕到了宋朝,身为唐宋八大家的韩俞都曾吐槽过《尚书》,称其“周诰殷盘,佶屈馨牙”。</p>
正因为如此,光一个西汉,不少古籍都有前前后后数个版本,那些儒学大家,都各自有着一套体系,并且谁也不服谁,毕竟你也没证据能证明他手上的是错的。</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