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浪漫的花墙
芝麻要开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3章 浪漫的花墙,穿越逃荒,我咸鱼,子孙得努力,芝麻要开花,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远珍虽然没什么大事,但是府里的这些事情都需要她点头。</p>
钱小慧的菜色需要她点头,李志娟的家具需要她指导,张青艳的秀服需要她指点。</p>
每天还要去收取饮子和糖水。</p>
好在,前几天,萧管家给了信过来。</p>
同意帮忙了,愿意当支客。</p>
赵远珍高兴的不行,这样张辛书结婚那天,自己就不会太乱了。</p>
有个稳妥的人坐镇,她放心。</p>
想着最近要用的蜡烛多,又买了五万根的红蜡烛。</p>
还有大灯笼,赵远珍全部换成了玻璃壁罩子的,更加的亮堂安全些,不怕被风吹落引发了火灾。</p>
说到火灾,这个大缸的数量还得再增加一些。</p>
府里最近办事,人也多。挂的东西也多,都是易燃品,不能马虎。</p>
装水的大缸得多来一些,有备无患。</p>
红纸也得多买些,红线也不能少,红包也得买。</p>
大红包和小红包,大红包放银票,小红包放碎银子,或者铜钱。</p>
碎银子不好放,赵远珍订制了好些的银叶子,好看还好放。</p>
零零碎碎的,赵远珍又买了不少。</p>
好在都是些寻常物件,系统获得不了太多的能量,不然赵远珍真的想高价去京城买了。</p>
忙碌的时间过的就是很快。</p>
转眼就到了二月底了。</p>
赵远珍去村里,把张三道和孙张氏接过来了,安排了个比较安静的院落给她俩住着。</p>
还派了人去好生的伺候着。</p>
张青艳也在二月的最后两天回来了。</p>
同时还带回了大批制作好的衣服,绸花,喜布等等。</p>
李志娟和钱小慧检查了一下,基本上需要的都备齐全了,入库放好,等用的时候,直接拿取就可以了。</p>
赵远珍被张青艳也安排到了张三道和孙张氏的那个院子,这样能更好的照顾张三道他们两个。</p>
忙忙碌碌的就到了三月了。</p>
岳红棉和赵远澜也开始每天过来帮着忙乎。</p>
同时还调派了不少的人手过来。</p>
三号的时候,府邸的修葺,翻新,家具的换新,戏台的搭建,宴席的摆放等等,全部弄好了。</p>
赵远珍带着几个女人,又里里外外的全部细致的检查了一遍,确保不会出现任何的纰漏。</p>
初四的时候,府里开始布置起来了。</p>
首先就是气球。</p>
一大麻袋的印好字的气球,被赵远珍拿了出来。</p>
“娘,这个是什么?”</p>
“这个是气球,装饰用的,这样显得喜气洋洋的。”</p>
“娘,这个真好看!”</p>
赵远珍把吹好的气球给大家看,随后看向那一麻袋的气球,这么吹也不是回事啊!这不得给腮帮子吹肿了啊!</p>
打气筒她没制作,看来得买了啊!</p>
悄悄的在系统买了10个打气筒。</p>
大概是因为橡胶她们有的原因,所有打气筒并没有对赵远珍造成什么疼痛。</p>
把打气筒分给十个下人,这十个人负责打气球,其他人负责把气球绑扎在红色彩绳上。</p>
一个气球,一个红色小彩旗,拉成一长串,煞是好看。</p>
还有串风车的,风车赵远珍买的是半成品,需要在折叠一下,穿进绳线里,好在家里的人多,下人也多,岳红棉还带了不少人过来,不然府里面积这么大,还真忙不过来。</p>
今天主要是布置府里的,明天下午再出去布置大街上,赵远珍怕布置早了,丢了。</p>
用了一天,才把府里的风车墙,气球,灯笼,彩旗等等的布置完。</p>
打气球的依然还在打着,准备吧明天的制作完成了,都绑好在竹竿上,到时候直接拿出去摆放就好。</p>
方便了不少,也能节省时间。</p>
澄园的主路,全部铺上了红毯。</p>
五号的时候,赵远珍去了杂货铺子,开始把订制的花卉拿出来,叫运输车一车一车的运送回澄园。</p>
花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有月亮门造型的各种花卉,40多辆车,运送了一上午。</p>
盆花按照赵远珍精心设计的造型摆放,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的高度错落有致,仿佛是一座微型的山峦,给人一种层次感和立体感。</p>
而花朵的颜色更是巧妙地穿插搭配着,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p>
尽管大多数花朵都是鲜艳的红色,但每一朵都有着独特的色彩层次和色调,让人不禁为之惊叹。</p>
此外,还有几朵粉色的花朵和满天星作为点缀,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丝浪漫和神秘的氛围。</p>
整体来看,这些盆花摆放得如此精致,令人赏心悦目,喜气的气氛更是遮挡不在,扑面而来,显得府里更加的喜气洋洋。</p>
“小妹,你这些花哪里来的啊?这个季节的红玫瑰真漂亮啊!还有这几个我都不认识,也是这般好看,这也太美了。”</p>
岳红棉看着运送了一上午的盆花摆放起来,</p>
真的是好看的不得了。</p>
每一株都开的鲜艳饱满,有几种她不认识的,更是开放的热烈璀璨,熠熠夺目。</p>
“这些啊,都是村子家里花匠在暖棚和屋里培养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