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一桶金
宝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章 第一桶金,七十年代之军属俏芙蓉,宝笙,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江奶奶正在擦洗腌酸菜的大缸,听见有客人来,就把抹布在脸盆里快速的投干净,擦了擦手然后搭在铁丝上,冲着客人露出笑容:“来客人啦?你上屋里坐,芙蓉我手干活有点脏,你给客人沏茶。”</p>
江奶奶一看钱雨燕的模样,就判断出这个人来头不小,就是不知道上家里干什么来了。</p>
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让孙女儿去招待,自己继续干活吧。</p>
钱雨燕已经把江奶奶的动作表情尽收眼底,微微点了一下头算是打了招呼,接着打量天井里的摆设。</p>
家属院的这种平房是统一建造的,都是前廊后院,有了煤气炉以后,基本上家家都保留了柴火灶。</p>
此时柴火灶里的火烧得正旺,大锅里的水汩汩翻滚着,水面飘着水汽。</p>
当过兵的人,大都喜欢身边的环境干净整齐没有杂物。</p>
钱雨燕是舞蹈演员,还不喜欢异味:“你奶奶洗水缸是存水用还是腌咸菜?”</p>
腌大白菜茄子还勉强能接受,腌萝卜可不行,满屋子都臭烘烘的。</p>
江芙蓉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就问了一句:“奶奶,你怎么想着洗水缸?”</p>
江奶奶连忙把刚才想说没说出口的话说出来:“你姑和对过的卢奶奶去菜地里买大白菜了,我想着咱家也腌上一缸子,冬天就有吃的了。”</p>
钱雨燕听了个大概:“你奶奶能听懂普通话,就是说不标准是吧?”</p>
“我们老家的方言,口音很重,”江芙蓉解释道:“我奶奶能认字儿,能看报纸,能听懂普通话,她刚才说的老家那边的官话,还是带口音,不过出门跟人交流就没问题。”</p>
六十来岁老人家的这种文化水平,放在城市里可能不算什么,在农村的话已经很了不得了。</p>
钱雨燕想了想又问:“你奶奶会用煤气炉做饭吗?会不会冲奶粉?正好我现在有空,让你奶奶上我们家做一回我看看。”</p>
这是面试初试合格了。</p>
去钱雨燕家做饭,是考实操。</p>
这可有点冒险,祖孙俩还没沟通过呢。</p>
江芙蓉急中生智,想了个折中的办法:“钱队长,我也没想到我家正好买了白菜,我姑还在菜地那边等我,要不你先回家,我接了我姑回来,然后我马上就送我奶奶再过去你家,你看行吗?”</p>
她知道当兵的人都守时,但是不清楚钱雨燕的“一会儿”是五分钟还是三十分钟,就模糊了一下时间概念。</p>
钱雨燕点头应允:“我家在丙一,2号,知道在哪儿吧?尽快过来,一会儿我们孩子到点儿要吃了。”</p>
江芙蓉满口答应,把钱雨燕送到门口,看她骑单车走了,还暗暗赞叹了一下,不愧是文工团舞蹈队的队长,走路的样子好看,上单车的姿势都特别优美。</p>
刚才简单的聊了这么几句,江芙蓉已经有九成的把握可以接下给钱雨燕看孩子的保姆活。</p>
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赶紧把事情说清楚:“奶奶,刚才的客人是文工团的,她家有个两岁半的孩子要找人照顾,白天带晚上回,一个月给十块钱。”</p>
江奶奶一听,眉毛挑得老高:“哟,带个孩子给这么多钱,都赶上上班了。”</p>
在农村老家,全家老小一个月也花不了十块钱。</p>
照顾小孩子更是,基本上都是自家老人帮忙带孩子,吃穿也没那么讲究,捡大孩子淘汰下来的旧衣服穿,大锅里的粥匀一勺出来能填饱肚子就行,拖着拽着就养大了。</p>
江芙蓉点头:“对呀,我妈不给我钱买米买菜,那我就自己找活干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