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9章 大战在即,大顺第一谋士,宝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岩忧心忡忡的道:“总哨刘爷身边都是骑兵,而且实力不弱,怎么这么容易被人吃掉,难道左良玉真的这般厉害?”
范青看看周围诸将,只见众人都脸色凝重,显然刘宗敏被害的消息对众将打击很大。这些年左良玉威名赫赫,数次击败张献忠,现在又杀了刘宗敏,这名声战绩对这些年轻将领是有压力的。
他微微一笑,道:“军师不要涨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总哨刘爷固然威武善战,这些年闯出来好大名气。但也是闯营的给他展现才能的机会。没有闯营诸多兵种给他的支援,还有众多将领的辅助,谋士的策划,他的再勇也不过是匹夫之勇。靠一个人能打败一支军队吗?能推翻一个政权么?他离开闯营,就是他失败的开始。”
听了这话,营帐中的众将纷纷点头,若有所思。
范青又道:“总哨刘爷只有两千人马,被敌军重重包围,所以才全军覆没。咱们闯营有数万骑兵,几十万大军,最先进的火炮,背靠坚城,文臣武将数十人,这是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场战斗,各位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听了范青这番话,众将的脸色才稍稍开朗。
随后范青让亲兵拿来地图铺在桌子上,跟众人参详,据侦察来的情报,左良玉的大军从湖广而来,一共二十万大军,进入汝宁之后,分兵两路。一路直奔东北方向而来,沿着扶沟、尉氏北上。另一路取道向东,开往杞县,然后北上,就如去年左良玉援救开封一般。
范青和李岩及众将磋商了一会儿,众将一直认为杞县这一路是偏师,只是起到牵制作用,声东击西,用来分散闯营主力。
范青点点头,根据得来的情报分析,这一点他和众将的观点一致。
那么沿着扶沟、尉氏北上的左良玉主力,下一步将到哪里?范青用手指着地图,最后落到朱仙镇上。朱仙镇在河南是一个十分有名的市镇,从宋金以来就很有名。古时从南方到开封,或者由开封往南方,有东西两条路。东路由瞧州、商丘继续向东南,过淮河到长江北岸,然后往南京,或往扬州,再分开。西路则经过朱仙镇,由许昌、叶县、南阳到襄阳,然后或经武昌去湖南或两广,或到荆州沿长江入四川。
云南、贵州的士绅或举子、商人要去北方,也是取道襄阳、南阳、朱仙镇,然后由开封过黄河北上。至于豫南各府州县的人们去省城、京师,或往山东,朱仙镇也是必经之路。所以朱仙镇自来就很有名,并不单单因为岳飞进击金兀术曾在此驻军。当然,岳飞的驻军也更增添了朱仙镇历史的光辉,使有爱国思想的人谈起这个地方,平添了慷慨吊古的感情。
朱仙镇历来就是进攻开封的一个跳板,它就像开封的一个门户一般,攻下朱仙镇,就可以攻打开封了。
众将围绕地图商议了好一会儿,一致认为左良玉大军下一步要进攻的是朱仙镇。
那么闯营如何应对,下一步是主动出击?还是守在开封城下,以逸待劳,迎战左良玉呢?
李岩先拱手道:“大将军,敌人远道而来,将士疲惫,粮草供应困难,他们占据朱仙镇之后,必会急着找咱们决战,这情况与咱们当初的预料相同。咱们只需守在开封城下,背靠坚城,有大炮火器支援,又有城中源源不绝送来的补给,士卒养精蓄锐,以逸待劳。这就如大将军刚才所说,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我建议将战场安排在开封城下。”
这建议得到众将的一致赞同,刘芳亮道:“当初咱们攻打开封的艰难,各位都亲眼所见,亲身体会。所以咱们干嘛要冒险出击呢?咱们就守在开封城下,甚至可以撤入城内,也让左良玉尝尝攻城战的滋味。”
范青心中所想却与众将不同,他皱眉道:“咱们主力集结在开封城下死守,虽然占了地利,但却也将攻打战斗的时机交给对手,这种打法有些被动。”
高一功道:“不然,我觉得死守挺好,咱们既然有城墙的优势为什么不发挥出来?咱们死守城下,以逸待劳,这是万全之策啊!为什么不用呢?”
范青皱眉道:“守在城下固然可以占很大便宜,但也将广大的河南区域让给左良玉。如果他四处打粮,攻城掠地,破坏咱们好不容易攻打下来,正在建设的各处城池。让刚刚安定下来的河南百姓再遭受兵灾,怎么办?”
傅宗龙一直主管民政,一听此言,立刻叹道:“如果这样,老百姓可要遭殃了,咱们这大半年建设地盘,好不容易取得的一点成就也要被毁坏,太可惜了。”
田见秀道:“我也同情百姓,但为了咱们闯营的胜利有所牺牲,也是没法子的。”
田见秀平日对百姓最仁慈,连他都这样说,众将更是纷纷点头。刘体纯补充道:“战争就要有牺牲,只要能打胜仗,死点人也没法子。”
范青扫过众将,只见众将议论纷纷,都是赞成死守,以得万全之策。连平日里以勇猛无畏,敢拼敢打着称的将领,如李双喜、白旺等也都不赞同出击。
范青眉头越皱越紧,忽听,一人干脆的道:“我不赞成死守。”
众将一起望去,只见在众人身后,站着一位十分年轻的将领,虽然身材很高,浓眉大眼,但面孔还带着些许稚嫩,原来是罗虎。罗虎同张鼐、李双喜一样都是高夫人、闯王的义子,他比李双喜小三岁,今年只有十八岁,这次重建军制,被提拔成将领,位列所有将领之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