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3章 粮饷的问题,大顺第一谋士,宝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这三家皇亲中能够有一家做个榜样,其余众皇亲才好心服,跟着出钱。但是他不肯刺伤皇后和田妃的心,不能叫

周奎和田宏遇先做榜样。想来想去,只有叫李国瑞做榜样比较妥当。又想着向各家皇亲要钱,未必顺利,万一遇到抵制,势必严旨切责,甚至动用国法。但这不是寻常事件,历代祖宗都没有这样的事,祖宗的在天之灵会不会见怪呢?所有的皇亲贵戚们会怎么说呢?这么反复想着,他忽然踌躇不决了。

第二天,华北各地,尤其是京畿一带,布满了暗黄色的浓云,刮着大风和灰沙,日色惨白,时隐时现,大街上商铺关门闭户,相隔几丈远就看不清人的面孔。大白天,家家屋里必须点上灯烛。大家都认为这是可怕的灾异,在五行中属于土灾,而崇祯自己更是害怕,认为这灾异是“天变”,有关国运。

他在乾清宫中坐立不安,到奉先殿向祖宗烧香祷告,求祖宗保佑他的江山不倒,并打算把他向皇亲借助的不得已的苦衷向祖宗说明。他正伏地默祷,忽听院里咔嚓一声,把他吓了一跳,连忙转回头问:“外面什么声响?”

一个太监在帘外跪奏:“一根树枝子把给大风吹断了。”

崇祯继续向祖宗祷告,满怀凄怆,热泪盈眶,几乎忍不住要在祖宗面前痛哭一场。祝祷毕,走出殿外,看见一棵碗口粗的古槐枝子落在地上,枝梢压在丹墀上还没移开。他想这一定是祖宗不高兴他的筹饷打算,不然不会这么巧,不早不晚,偏偏在他默祷的时候狂风将树枝吹断。这一偶然事件和两年前大风吹落奉先殿的一个鸱吻同样使他震惊。

大风霾持续了两天,到第三天,风止了,天也晴了,气温骤冷,竟像严冬一般,惜薪司不得已把已经收起来的红蒌炭重新搬入大内,给各个宫殿生火御寒,三月中旬还如此寒冷,这在大明朝的历史上也是头一遭。在上朝的时候,崇祯以上天和祖宗迭次降下灾异警示,叫群臣好好修省,挽回天心。

随后又问群臣有什么办法筹措军饷,一提到筹措军饷,大家不是相顾无言,就是说一些空洞无用的话。有一名新从南京来的御史,不但不能贡献一个主意给皇上,反而跪下去,“冒死陈奏”,说他从江南来,看见来路的村落尽成废墟,往往几十里没

有人烟,野兽成群。他边说边哭,劝皇上赶快下一道圣旨罢掉练饷,万不要把残余的百姓都逼去造反。

跟着又有几位科道官跪奏说:“山东、山西、陕西、湖广、江北各处的灾情严重,想从老百姓身上筹饷是万万不能的。崇祯听了科道的跪奏,心中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实情,他彷徨无计,十分苦闷,同时也十分害怕。他又想起洪承畴和左良玉书信中或悲切或威胁的词句,心想,别无他法,只有下狠心向皇亲们求助了,纵然祖宗的在天之灵为此不乐,事后也必定原谅他的苦衷。只要能筹措到几百万两饷银,使河南和关外的危机顺利解除,保证祖宗江山,祖宗就不会严加责备。

他打算在文华殿召见几位辅臣,研究他的计划。可是到了文华殿他又迟疑起来,担心皇亲国戚会用一切硬的和软的办法来和他对抗,结果无助于国家困难,反而让皇亲国戚对他寒心,两头不得一头。

他在文华殿停留很久,拿不定最后主意,这文华殿原是明代皇帝听儒臣讲书的地方,所以前后殿的柱子上挂了几幅对联,内容都同皇帝读书有关,在此刻却像是对崇祯的讥讽。

平日“勤政”之暇,在文华殿休息的时候,崇祯很喜欢站在柱子前,欣赏这些对联,但今天再没有心情去看一眼,出于习惯他还是站在一幅对联前,只见上面写着“四海升平”“万几清暇”等词语,他不禁叹息,如今简直是狼烟四起,四处起火,还有什么四海升平?再向前走,又是一幅对联,笔画清秀,这是孝定太后的御笔,也就是武清侯的姑祖母。崇祯登时心中一阵惭愧,不敢停留,快步走过。他在后殿中默坐良久,还是没有办法。御案上摆满了各地的奏折,他都无心去看,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如何筹饷。

崇祯心烦意乱,连听到宫女和太监们在帘外轻微的脚步声都感到心烦。他用食指在御案上连写了两个“饷”字,叹了口气,当他焦灼无计的时候,王承恩拿着一封文书来到面前,躬身小声奏道:“启奏皇爷,有人上了一本。”

“什么人上的本?”

“是一个太学生,叫李琏。”

崇祯厌烦

的说道:“我不看,我没有闲心去看一个太学生的奏本。”

王承恩又小声细气的说:“奏本中写的是一个筹措军饷的建议。”

“什么,筹措军饷的建议?快读给我听。”崇祯一听筹措军饷,立刻来了兴趣。

李琏在书中痛陈现在国家的忧患事态,崇祯只听了几句,就皱起眉头,这些情况他天天能读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早就厌烦透了,于是道:“挑重要的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你比烟花美丽

月小月

六零锦鲤三岁半

阿nyaa

人在天庭刚成天帝

天庭小兵

拯救“Alpha”的Omega[快穿]

坑人品皆无

穿成科举文男主的童养媳

将月去

惯着他治愈他

依琴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