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楼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章 不用感谢我,重生农家致富科举,池上楼台,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景铭几人吃过面就走了,小孩子说的话听到了也都没人当回事。</p>
灾民也不是都围在县城门外,有钱人家早就进城找了房子住下,没钱人才会在城外逗留。</p>
都是穷苦人民,除非是从小生长在县城里,一些农民还是喜欢去村落落脚。</p>
去大山上找吃的,还有找枯树搭建临时房屋,没有多少人等着人施粥救助,这里又没有朝廷派遣救灾的钦差。</p>
然而天公不作美接连下了几天秋雨,坚强的难民不少人都开始出现发烧咳嗽,甚至腹泻。</p>
灾民纷纷涌进城里求医,也有腹泻厉害的,排泄物拉的到处都是。</p>
古代郎多是救死扶伤的善心人,忙着救治生病难民。</p>
衙差建议霍知县不要把生病难民放进城。</p>
“大人再这样下去会传给县城百姓,不能再让他们进城,让郎中出城救治,让城里大户人家施粥给难民,缓解官府压力”。</p>
“这”霍知县为难。</p>
可惜发烧咳嗽真的会传人,只不过一天就有不少百姓开始出现发烧咳嗽,甚至腹泻。</p>
霍知县不得不把难民赶出县城,在县城外搭建遮雨棚,让郎中出城医治。</p>
古大夫他们这些人连着忙了几天,可是这么多人生病,药材不够了。</p>
几个郎中给霍知县提议买药材,“就是有生姜也好,煮成姜水给人喝了御寒,也好过难民受不住寒气生病”。</p>
霍知县派人去买药材,可是解决不了眼前难关。</p>
陈景铭给古大夫送了好多药材过去,古大夫几人一检查,都是治疗腹泻跟发烧的。</p>
陈景铭缅甸一笑,“前些日子有个药材商人药材卖不出去,我爹心善帮了一把,既然医馆缺药材我爹说就捐给医馆治病救人吧”!</p>
胡大夫等人,“陈家不愧是为善人家,无意善举既帮了人,这些药材又能救很多人命”。</p>
古大夫………</p>
他就不信,这兄弟俩应该是早就想到这一天,提前购买的药材。</p>
他也微笑跟着大家称赞,霍知县对陈家好感更深。</p>
陈继铭让人用粗粮施粥,架起大锅熬煮姜汤水,连着煮了好几天姜水给难民喝,生病的人渐渐少了。</p>
嘉和帝接到奏报,让各府安置难民,等朝廷旨意传来天都冷了。</p>
霍知县让人安置难民落户,有几户人家就落户陈家村。</p>
还有没有户籍的孤儿,难以落户,只能流落县城街头。</p>
城外的粥棚都撤了,这些人要么乞讨,要么帮人做事挣几文钱。</p>
“吁…”。</p>
骡车忽然停了下来,陈景铭险些撞到头。</p>
“怎么回事”?</p>
“二公子有人拦车”。</p>
凤翊探头看了一眼,是一个男子,三十岁样子拐着一条腿。</p>
男子看到凤翊祈求道,“贵人老爷求您救救我儿子,我儿子快死了,您行行好救救他,你让我做牛做马都行”。</p>
看一眼他怀里男孩,脸色通红,像是发烧了。</p>
陈景铭看一眼胡子拉碴两眼通红的男人,再看一眼他怀里男孩。</p>
“他是怎么回事”?</p>
男子泪流满面,“昨天开始发烧,我没银子没法医治,我什么都没了,就这一个孩子了,求您救救他”。</p>
“我愿意下半辈子做牛做马报您的恩情”。</p>
陈景铭看一眼男人,这可能是他地震后仅剩的孩子了吧,看男人腿都还伤着。</p>
“让你为奴你也愿意”?</p>
男子不住点头,只要能救他儿子,为奴也行。</p>
陈景铭挥手,“带去百草堂,去找古大夫”。</p>
古大夫给看过了,“是肺热病,情况不太好”。</p>
随后开了药,让男子住在医馆,照顾孩子。</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