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九章 兰池溪苑,葬元,武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家城中的商业街道,还是十字型的,南北东西都超过一里路,各种店铺商楼都有,足有两三百家。</p>
店铺的名称,全部带有“李氏”字号,显然都是李氏族人开的。</p>
李洛过了十字街道,进入一条青砖大道,两边都是青墙黑瓦的建筑,很有几分庄严厚重的气息。</p>
每栋建筑,皆有牌匾,甚至少数建筑大门口还有卫兵。</p>
一路看去,有家库,家礼堂,家武堂,家吏堂,家工堂,家赋堂,家法堂,家狱等等。</p>
好嘛,完全就是一套微型朝廷班子。</p>
过了这片“衙门区”,又进入一个比足球场还大的广场,广场上整整三十六座石灯台,两边还伫立着好大的钟楼和鼓楼。</p>
“咚——咚——”</p>
此时已经黄昏,鼓楼上的大鼓敲响,声传数里。</p>
过了广场,赫然一座五间六柱的重檐高大华堂,扁额上的字是:“养政堂”。</p>
看来,这就是李氏家主坐堂理事的正堂了。相当于“金銮殿”。</p>
养政堂门口,左右几柱参天青松,树龄估计有数百年之久。</p>
绕过“养政堂”,进入一条水磨青铺就的甬道,甬道尽头,是通往后宅居所的大门。</p>
大门屋檐下的清石,都被雨水滴出了水洞。守门的石兽,也被风蚀出斑驳之色。门檐瓦上的苔藓,把黑瓦完全变成了青色。</p>
一块砖,一片瓦,一棵树,都显示出古老沧桑之感。</p>
不愧是传承几百年的世族啊。</p>
李洛反而对这些承载时光的事物更感兴趣。</p>
后宅门口同样有管事和甲兵守护,看到李蕙质,都是行礼口称四娘子。</p>
进入这道大门,情景又是一变,好像别有洞天。</p>
一眼望去,亭台楼阁,水榭花廊,清池幽林,人影绰绰,好一处风流富贵的所在。</p>
直到此地,李洛才看到李氏家城有了私人宅院的样子。</p>
李蕙质一边带路一边介绍道:“堂兄,如今家城中有一千多族人,加上家奴,家臣,家兵等,总有八千多人。比起王宫,只大不小。”</p>
竟是比王宫还大么?李洛有点无语。</p>
李蕙质继续介绍道:“这还仅仅是在城中的人。除了家城,咱们李氏在各地还有几十个庄子,两万多田奴,山林水泽还不晓得有多少。”</p>
她想从李洛脸上看出震惊、羡慕、激动的神色。</p>
然后,并没有。</p>
李洛当然心中惊讶李氏的庞大。但对于他这个现代人来说,李氏再富贵也达不到让他羡慕激动的地步。</p>
李氏家城的确比后世中国所有保存的私宅更大,和它相比,苏州园林像个小花园,乔家大院像个小院,著名的恭王府像个土财主的宅子。</p>
就连紫禁城,光论面积也没有李氏家城大。</p>
但这只能说明高丽是贵族社会,除此之外什么也说明不了。</p>
拿官僚封建时代的私人建筑,和贵族时代的私人建筑比规模,太不公平。</p>
远在春秋时的鲁国三桓,郑国七穆,都是封城为家,绝不会比李氏家城小。</p>
就算李氏家城真是一座城池,那又如何?后世随便一个地区修建的仿古旅游景区,也不比这小,人还更多呢。</p>
看到李洛一副见怪不怪、云淡风轻的神色,李蕙质对这“堂兄”的评价不由又上了一个台阶。</p>
多少初来李氏家城的人,哪怕官位不低,也会被惊到。可这堂兄却等闲视之,不用想肯定是见过大世面的。</p>
李蕙质之所以对李洛热情起来,当然是因为那“玉瓷”。</p>
一个多月前,一种美轮美奂的新瓷从汉阳府流出,一出世就碾压高丽青瓷,成为最受追捧的瓷器。</p>
而且玉瓷的底部,竟然是“仁州李氏”四字!</p>
如今,山海商社的那批玉瓷已经售卖一空,几个大掌柜联袂上门,要求继续供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