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05、1006节 “校尉太小,司马太老,都尉正好。”,警花追我到元朝,武猎,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户部鼓励移民五十万,迁移西域四州。凡是愿意西迁之百姓,俱授田百亩,免税五年,每户赏赐官奴一口。西迁百姓,可在当地娶妾,但不许超过三妾。西迁女子和汉家女子,不可嫁当地男子…”</p>

“西域四州,波斯人、吐火罗人、高昌人、秃厥回鹘等百族混杂,宜各为族号,以示分别。按其部落、地域、风俗、语言,各归所部,分为五十部族。盖因汉时,西域便有五十国也,只因相互兼并,方剩三十六国。”</p>

李洛以汉朝早期西域有五十个小国为名,在西域设置五十个部族,当然是偷换概念。</p>

而且,汉朝时的西域,不包括广大的河中地区和半个波斯高原,也没有阿夫汗。</p>

西域部族本就很多。但将西域四州百姓分为五十个部族,各立族号,却有李洛的考量。</p>

一千多万人口,归属五十个部族,名称不一,可见唐主之心。</p>

而且很明显,唐主暂时没有将色目人纳入华夏族的意思。</p>

华夏族的主体是汉人族属,除了汉人族属,华夏族中最大的族属就属苗人,僮人,彝人,都是上百万人口的大族属。至于契丹,女真,党项,羌人,越人,已经都纳入汉人族属。</p>

因为理论上,这些人主要是炎黄后裔。就算不是,也是蚩尤后裔。只有他们才算是华夏族。</p>

而南洋和恒北的土著,不好意思,不属于华夏族。</p>

西域四州的色目人,当然也不是。</p>

他们将来有机会成为唐民,但永远也不能属于华夏族,因为外貌长相和文化的差异太大。只有后世东亚范围内的人,才被划分为华夏族。华夏族中,又以汉人族属为主体。</p>

李洛继续下令:“工部立项,在西域四州植树造林,推行绿治。还要修建城池关隘…”</p>

“传旨江钧和陈淑桢,三十万色目战俘,二十万留在西域四州为官奴,归工部调用。再令驻军清剿马贼胡匪,充作奴隶为劳力…”</p>

“西域各州赋税,暂定为三成。农户可纳粮,牧民可纳牲口。大商人只能纳金银。”</p>

“军师府和兵部,定下西域驻军的章程。这西域驻军,暂时以二十万为限。不但要防备元军东侵,还要警备地方。”</p>

“警部,调集警士万人,在西域各郡县设置警堂,维护治安。”</p>

“没收的宅院,可充作学堂,招募教师,教授西域孩童…”</p>

“鉴于西域连年战乱,西域四州百姓免税一年。从洪武八年开始征收赋税。”</p>

……</p>

李洛一口气下了一连串的命令,定下了治理西域的大政方略。具体执行,就由政事堂和各部来办了。</p>

说完了西域,李洛终于聊起了军事。</p>

“大唐陆军,海军,江河水师,眼下服役者九十五万余人。如今天下已定,是时候定下这兵马编制了。”</p>

“大唐现役兵马员额,就定为九十八万。这其中,骑兵编为三十万,一人双马;火器兵编为三十万;弓弩和长枪兵刀盾兵三十万;海军六万;江河水师两万。”</p>

“九十八万人,便是大唐常备兵额。只要不打仗,一年军费开支绝不会超过三千万银圆。”</p>

拿下西域四州后,唐廷治下各等人口,总有一亿四千多万。这多么人口,养着九十八万常备军,负担并不大。</p>

“新兵十七岁方可入伍,在军中服役满八年方可安置差事。非伤残而服役不满八年者,自主择业,朝廷不给差事。”</p>

都烈道:“遵旨!明日兵部就下部令,照陛下之命办理。陛下对三军将士如此恩遇,将士们必定更加感恩戴德啊。”</p>

李洛对将士待遇优厚,不但军饷给的足,荣誉给的高,而且还采用了后世的转业分配制度。</p>

李洛现在将这“转业包分配”的年限做了规定。后世是十年才能转业,他搞的是八年。这是因为古代人均寿命短。</p>

不过,是年满八年才可专业,而不是只能服役八年就必须退役。按照唐军制度,队正以下,可服役到三十岁。队正以上团总以下,可服役到四十岁。到了旅帅一级,身体好就能服役到致仕。</p>

退役将士转业,按照军衔、军职、军功、武道这四个方面,来定转业后的品级待遇,从十品起步。</p>

差不多一半的退役将士,会安排到警部为警士和警官,拥有武士功名的,几乎都安置为警官。还有小部分安排到乡村担任基层官吏,以及武庙的道官。</p>

当然也能安排到矿务、渔牧、驿站、国营等体系当差。</p>

等到五十五岁,就可退休致仕,拿半俸养老了。</p>

这种待遇,可谓千古未有。</p>

好处也很明显。</p>

首先是保证了唐军的战力稳定。使得唐廷能够一直贯彻精兵路线。也让唐军被朝廷牢牢掌控。</p>

而且唐军体系严密,训练严格,还重视军中教育。从军八年下来,几乎都是可用之材,算是一个人才储备库。</p>

退役将士都信奉武道,对民间尚武之风很有好处。朝廷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给予他们荣耀,也使他们成为拥护朝廷和皇室的中坚力量。</p>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年踊跃参军者比比皆是,做军吃饷从宋朝时的“贱业”变得炙手可热。</p>

虽说入伍前三年的军饷不多,可入伍三年之后,一个人的军饷就能养活几口人了,要是得到武士功名,就更加体面尊荣。退役之后,朝廷还给差事继续吃皇粮。这么好的路子,良家子弟当然抢破头。</p>

然而,唐军招募新兵的条件比较苛刻。对年龄、体质、身材、长相都有一定要求。</p>

兵部的数据,洪武五年,各地报名参军的青年超过两百万,可洪武五年招募了多少新兵呢?</p>

不到十万人。</p>

二三十个报名者中,每次才选拔一人。由此可见,竞争有多激烈。有的新兵,连续报名两三年才被招募上。</p>

没办法,对占大唐人口绝大多数的农家百姓来说,子弟的出路,无非是读书科举和从军。</p>

读书科举更难,录取比例更低。相对而言,拿到兵额还是要容易的多。虽然从军风险大,可真是一条好出路了。</p>

要是这两条出路都没了,那除非运气好,不然就要种一辈子地,务一辈子农,这辈子也就这么过了。</p>

大唐民间,已经有了一些风气。据说待嫁女子,最喜欢的是年轻的新科进士和学宫学士,其次就是武士。</p>

武士当中,最受媒婆和待嫁女子青睐的,就是队正或都尉军衔的下武士。</p>

为什么呢?</p>

因为队正或都尉已经是正儿八经的武官了,而且年纪往往只有二十多岁。既年轻,又有前途。</p>

而队正以上,大多年过三十,有点老了。大唐待嫁女子也就十六七岁,年龄差距比较大,未免不美。</p>

而军职更高的,年纪不但更大,而且也多半看不上小门小户的农家女,她们当然也有自知之明。</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御天楚言

流牙

神魂丹帝秦朗叶可清

浊酒一湖

穿书70:高冷军官放肆宠

佚名

系统:我神医的身份被直播曝光了

佚名

君逍遥拜玉儿

J神

带兵攻长安,李二跪求我守住大唐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