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雨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百四十七章 圣旨,重生娘子在种田,郁雨竹,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读书人的事自然读书人更了解,所以齐修远把翰林院的学士召进宫商议这个圣旨应该怎么写。</p>

写好了圣旨却不是立刻发出去的,齐修远需要一个契机,只是还没等他运作,程朱理学一派的人就义愤填膺的闹了起来。</p>

其中以朱家人最为愤怒。</p>

朱熹才逝世没几年,他虽然也在朝为官过,但官职并不大,但他对朱家的影响力却不小。</p>

因为他注解四书,他在江南一带被崇为圣人,特别是寒门学子,提起他都尊称一声“朱子”,而其家人也受益良多,他们自然不希望朱熹的地位受到挑战,所以几位翰林学士的论辩传出来后他们是最为愤怒的。</p>

因为在论辩中,不少人都贬低《四书注解》这本书,这怎么叫他们不愤怒?</p>

但朱家最大的官也只有五品,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自然不能当朝提出反对意见,所以他们就鼓动学生帮他们讨回公道。</p>

那些一直以《四书注解》为参考书的学生也害怕朝廷出“刁钻”的题目,所以纷纷响应。</p>

京城就在江南,所以皇上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外面的动静,他准备好的圣旨此时就派上了用场,为了能够更明确的传达圣意,齐修远叫人在各地县衙门口一遍一遍的诵读。</p>

齐修远在圣旨中肯定了朱熹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对方为四书注解的确给很多学子提供了方便,有一些注解甚至很精辟,就是当世大儒也有所不及。</p>

但这都是一家之言,课本中的知识有些是有固定答案的,但有些却是千人有千种解释,还不冲突,朱熹给出的不过是千万种解释中的一种,他希望读书人也要开拓进取,积极思考,而不是拿现成的答案糊弄别人和自己。</p>

至于大家担心的考题问题完全不是问题,因为除了策论,大部分题目依然会从四书五经中出,就算大家用的教科书,学的注解都是一样的,鉴于各人思想,文采都不一样,答案自然也不同,他们不会为了求异就出稀奇古怪的题目,这是科举,为国举贤才的考试,又不是儿戏。</p>

但皇上也说了,如果百张试卷中九十九张的答案都差不多,而另有一张不同,只要不是错误的答案,考官自然会优先给他高分,所以他鼓励学生能用自己的理解,而不是照搬注解。</p>

这个圣旨传遍了天下,引起了众多学子的讨论,尤其是江南学子受到了很大的冲击。</p>

朱家人和程朱理学一派的人有苦说不出,因为皇帝并没有说朱熹不对,他赞扬了朱熹,只是觉得大家不该只认一本书的注解。</p>

而其他流派在这时候汹涌抬头,遏制住了程朱理学的反抗,让派别之争消弭于无形。</p>

说到底还是因为程朱理学刚刚抬头,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被穆扬灵一个无意的举例拔起来了,如今以朱熹的书为教科书的也不过是年纪在二十五岁以下的学子,并没有成长为一派官员,所以势力有限。</p>

而且,他的书也只在江南备受推崇,在其他地区刚刚抬头,还没来得及盛行,所以这一场风波才能来得快,去得也快。</p>

但齐修远却留心起读书人来,虽然他们没兵马可以造反,但引起的混乱依然能够使国家损失不少,而且因为读书人掌握着言论,更易挑起百姓的恐慌。</p>

齐修远没当过皇帝,但也知道任何领域都不允许一家做大,不然皇权很容易被限制或旁落。</p>

读书也一样。</p>

科举以儒家学说为主,但道家也占了一席之地,朱熹注解的四书显然更为推崇儒家,他又怎么能让朱熹一人独占鳌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小说相关阅读More+

荒唐

桃酌月

二婚女总裁后,前妻哭着求复合

佚名

真千金小饕餮在娱乐圈爆红了

来碗大碗面

赵恒陆瑶

锦公子

从三国开始打穿世界

江上渔夫

全民领主:开局召唤黑白无常

星见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