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9章 算无遗策的三孙,失策了?
关河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169章 算无遗策的三孙,失策了?,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关河万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舅祖爷,你放心好了。朝廷禁营私盐。大明盐业公司,朝廷占两成,大明科技院占八成。”</p>
“朝廷就不说了,大明科技院和国子监一样,都是官办。”</p>
“虽然我们大家入股,根本不影响官办的性质。”</p>
“大明盐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盐。我们产出的食盐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因此价格更低。”</p>
“舅祖爷,朝廷的盐税不仅不会减少,还会增加。老百姓也能吃得起盐了,两全其美,陛下不会说什么的。”</p>
蓝玉平时都是琢磨打仗的事了,根本不关心柴米油盐的事情。</p>
看朱允熥说得如此肯定,思路如此清晰,不仅去掉了担心,反而更加兴奋。</p>
自从朱允熥从杭州回来,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p>
说话的底气足了,声调高了,言语之中充满了自信!</p>
这绝对是好现象!</p>
只要朱允熥当上储君,蓝家、常家的日子就好过了。</p>
假如朱允炆当上储君,就算是陛下不清洗蓝常两家,等到朱允炆继位之后,一定也不会饶过。</p>
“允熥,你成立公司,朝廷也不给钱,还占二成。肯定缺钱吧,缺就给咱说,舅祖爷砸锅卖钱,也要支持你把公司办成、把科技院办好。”</p>
蓝玉的表态让朱允熥十分感动。</p>
作为历史上的名将,蓝玉在朱允熥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替代。</p>
蓝玉的作战风格,大胆而冒险,与常遇春极为相似。</p>
穿越至此,还有着血缘关系,当然要保护他们。</p>
前一段,为了消除陛下的怒气,朱允熥劝蓝玉还掉了田庄、解散了庄奴。</p>
这样一来,蓝家就少了一大块收入。</p>
让蓝家入股大明盐业,也是为蓝家创造额外的合法收入。</p>
成立大明盐业公司,此事得让陛下知道。</p>
于是,朱允熥让方孝孺代笔,就成立大明盐业公司一事写成奏疏。</p>
方孝孺写完,内阁辅臣杨溥来了。</p>
杨溥来京多日,这是第一次拜访吴王朱允熥。</p>
见到朱允熥,先是深深施一礼:“吴王,提携大恩,没齿难忘。”</p>
朱允熥哈哈一笑:“弘济,不必客气。你如果是个庸才,本王根本不会推荐你!听说你在内阁做得不错。”</p>
杨溥这下子更确定了,果然就是吴王向陛下推荐的。</p>
“弘济,你来了正好。这是我替吴王写的奏疏,你看看有何不妥。如无不妥,请交陛下。”</p>
方孝孺说道。</p>
“敢问,是方夫子吗?”杨溥问道。</p>
方孝孺脸上一红,自己给吴王朱允熥当老师的事,人尽皆知。</p>
都在笑话他命苦,去教一个白痴,去雕一段朽木。</p>
尽管他明白朱允熥绝不是废物,他的水平不在任何大儒之下,但他也不敢向别人说出真相。</p>
杨溥看完之后说道:“开办大明盐业,与国与民,均极为有利。”</p>
“只是,这成本未免太高,前期投入恐怕太大,朝廷又不给予支持,吴王为何如此做?”</p>
朱允熥笑笑:“我以为你要反对呢。”</p>
方孝孺心想,如果不是知道朱允熥有大才,他肯定是第一个反对。</p>
可能,这个奏疏拿到朝堂上,估计会引起强烈反对。</p>
特别是都察院的御史们,很多时候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p>
果然,第二天的朝堂之上,朱元璋就让杨溥拿出了朱允熥的奏疏。</p>
杨溥念完提议,还没有说细节呢,户部尚书范敏首先反对:“这怎么可以,科技院的公司怎么可以把手伸进朝廷里?”</p>
“国库本就紧张,盐税就是主要来源。科技院这么一搞,全国岂不是乱套了?”</p>
“是啊,科技院这是与国家争利!”</p>
看大家强烈反对,朱允炆也站了出来:“科技院的成立,朝廷没有给予财力上的支持。哪怕是自己想办法,也不能如此胡来。”</p>
杨溥说道:“大人们不要着急,容下官把吴王的奏疏念完。”</p>
朱元璋急了:“让咱来说!”</p>
“第一,允熥要生产盐,而不是运盐!现在所有的盐场他都不碰!”</p>
“第二,允熥此举是为了增加盐的供应。”</p>
“第三,允熥生产的盐比现在的好吃。”</p>
“第四,允熥生产的盐,售价不超过市价的一半。”</p>
“说说吧,这四条,你们怎么想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