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7章 方孝孺发飚
关河万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0177章 方孝孺发飚,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关河万里,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孙掌柜进来了,紧紧跟在后面的,是吏部尚书康桢的儿子康大佑。</p>
康大佑是都察院的照磨。</p>
康大佑学问并不突出,甚至是平庸。</p>
前年,由于查处的贪腐案件太多,官员被处理了一大批。</p>
在官员紧缺的情况之下,朝廷直接从国子监中挑选了一批监生,直接授予官职。</p>
康大佑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朝廷选中的。</p>
作为吏部尚书康桢的大儿子,康大佑的入选再也正常不过。</p>
康大佑被安排在都察院。</p>
照磨一职,虽说是正八品,官职不高,但权力却是极大。</p>
整个都察院里,从左右都御史到左右佥都御史,均无定员。</p>
而照磨,只有一员。</p>
照磨在整个都察院掌管磨勘和审计工作。</p>
“纠弹百官非违,刷磨诸司文案”,这就是照磨的职责。</p>
但康大佑此时却只能求着孙掌柜。</p>
并非孙掌柜有多大的势力,而是因为在洪武一朝,只要是正常诚信经营,官员都不敢欺负。</p>
因为朱元璋对欺负百姓包括商户的官员,十分痛恨。</p>
康大佑进来一看,吴王朱允熥和翰林院方孝孺都在。</p>
康大佑连忙施礼:“吴王、方夫子,下官冒昧了。”</p>
朱允熥说道:“无妨,无妨。你父亲出书了吗?让我看看?”</p>
康大佑拿着书稿递给了朱允熥。</p>
朱允熥拿起一看,就是康桢写的,书名叫做《老子王弼疏义之疏义》。</p>
翻了翻,简直了。</p>
这书的四分之一是在复述老子的话。</p>
四分之二是在复述王弼对于老子《道经》与《德经》的注释和理解。</p>
剩下四分之一部分,是康桢对于王弼对于老子著作的理解的理解。</p>
「我可奥,这书,真特么拗口!」</p>
「下一本书有了!我对康桢对于王弼对于老子的理解的理解的理解。」</p>
「这么下去,一本书接着一本书搞下去。」</p>
「这么搞,国家所有的木材都砍完,都不够用!」</p>
朱允熥把书还了回去:“哇,真的是好书啊,好书,值得出版!”</p>
康大佑看朱允熥表扬了,替父亲感到高兴。</p>
“敢问吴王,我父亲的著述,好在何处?”</p>
朱允熥点点头:“好,好,字很大,字很黑!”</p>
康大佑满脸黑线。</p>
后院的朱元璋听得好笑,三孙损起人来都不带脏字的。</p>
“方夫子,听说您要出书了,我今天赶过来,也想先看为快。”</p>
康大佑前些日子与孙掌柜谈的时候了解到,吴王的老师方孝孺来过,说是要出一本书。</p>
这本书很受欢迎,孙掌柜准备再多花点钱,把十年之内所有的版权全部拿下。</p>
方孝孺说道:“此书名为《西游记》,并非下官所作,而是吴王所作,下官只是代笔罢了。”</p>
“方夫子,你就不要谦虚了。你的学问,老夫岂能不知?”</p>
院外响起一个声音。</p>
是吏部尚书康桢。</p>
“父亲,您怎么也来了?”康大佑连忙退在一旁。</p>
康桢没有理康大佑:“孙掌柜,老夫写此书之时,翰林院、国子监都曾参与,其价值你可能并不知晓。”</p>
康大佑说道:“孙掌柜,这书的销量你根本不用愁,翰林院、国子监,还有各省的府学、县学,你想想吧!”</p>
「我的天,康桢,你纯粹是利用职务影响力啊。」</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