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弋渔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章 热火朝天,烈火南明二十年,青弋渔夫,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广地区虽然还比较平稳,但是也要三两银子。各地都是民不聊生,但这时候高衡进行介入,以二两银子的价格直接向官府出售粮食,各地官员当然乐于接收,这反手一卖就是一两银子的差价,并且高衡的粮食品相上等,这种大米,能卖出四两银子的高价。</p>
这还仅仅是在两广地区售卖,实际上,收购的官员大户都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在当地售卖,而是利用各种渠道将粮食给拉到战争地区,拉到灾区去卖,甚至能卖出二十两银子的高价。</p>
这可不是胡说,按照历史记载,崇祯十六年的陕西华州,粮食已经卖到了二十三两银子一石的超高价格,即便是苏湖熟天下足的松江府,在崇祯十六年的时候粮价也突破了五两银子。</p>
高衡不管那么多,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变现,把粮食换成现银,五十万石粮食,通过镇南关、广州、雷州半岛等几个地方销售出去,拿回来的就是百万两现银,高衡将这些钱全部投入到军队和工坊的建设之中,很快这些工作就有了起色。</p>
而好巧不巧的是,高衡控制的地区,正是安南最大的产煤区。后世学习地理的人都知道,越南的煤矿资源就分部在广宁省和红河三角洲地区。而高衡控制的谅山府和新安港,正处于这两块地区之中,煤矿资源极其丰富。</p>
正好手头有数千战俘,除了一半人被派去开采铁矿之外,剩下的人被一股脑送入了各个大小煤矿之中,这可是重要的能源,不管是民众的生活,还是工业生产,都需要用到大量的煤矿,所以有了这些资源,高衡麾下的工业未来可以大规模发展。</p>
军队在训练,工坊在生产,农民在种地,一切都向着好的地方发展,整个谅山府有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仅如此,新安港建立了小型船坞,大海船暂时还生产不了,但是中小型船只已经可以生产了。蒲德曼发挥了他不错的口才,说服了不少西洋人加入他的船队,反正到时候分出一些利润就是,这样蒲德曼不断拉拢小型船队或者是孤船,硬是拼凑了一支二十余艘大中小船只的商业舰队。</p>
蒲德曼将粮食、陶瓷、茶叶往外贩卖,换取真金白银带回谅山府,促进谅山府的发展。有不少人都愿意跟着蒲德曼干,主要是蒲德曼比较大方,给他们的利润比别人要高一些。</p>
当他的船队到达吕宋的时候,不少吕宋的侨民听见谅山府有这样的政策,纷纷愿意跟着蒲德曼回到谅山府,蒲德曼进行筛选,优先带回工匠。光是从五月到八月这几个月时间,蒲德曼的商队往返吕宋数次,就带回了两千多人,其中有数百名工匠,还有不少会造船,高衡将他们全部安置在新安港。</p>
“将军阁下,快了,我们的火铳快要成功了。”九月初,高衡在军队训练相关事务的空隙之中,抽出时间去脱县看看。第一步就是去卜弥格的火铳工坊,卜弥格向他热情介绍着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半年多的试制,燧发枪已经初具模样,就是击发结构的可靠性还需要加强。</p>
这也是卜弥格很苦恼的一点,在他的试制过程中,他发现燧发铳的铳机结构并不是每次击发都能打响,若是这样,就会哑火,特别是战场环境跟平日不同,射手如果因为紧张在铳未响的情况下忘记是否击发,一旦重复装填,就会炸膛,同时不能击发的火铳也会大大影响军队的士气和射击节奏,可无论卜弥格和南怀仁如何改进,效果都不太理想。</p>
“可否让我看一看问题出在何处?”高衡问道。</p>
南怀仁取来了一杆样品,从外观上看,这火铳跟他们现在装备的火绳铳并没有太大不同,只不过铳身稍微修长一些,细看就会发现,铳机的结构完全不一样,高衡在博物馆中是参观过燧发铳的,不能不说,卜弥格他们还真有本事,光从外观上看,这杆火铳跟百年后的燧发铳别无二致。</p>
南怀仁是个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他介绍道:“将军阁下,燧发铳的样品已经有了,但是正如卜弥格教士所说,还有缺陷,我测算过,哑火的概率是十分之一,这太高了。”</p>
高衡张了张嘴,十分之一的哑火率,打十次熄火一次,这还怎么用。他问道:“你觉得原因何在?”</p>
南怀仁道:“应该是弹簧的力度不够。”</p>
卜弥格立刻补充道:“这个年轻人很有创造力,竟然想到了用弹簧来加强扣动扳机的力量,带动击锤撞击火帽。”</p>
高衡点点头,弹簧在这个时候倒不是什么稀罕物件。西洋钟表里面早就大规模应用弹簧了,可既然有弹簧,为什么说力度不够?</p>
南怀仁道:“弹簧不过是精铁折弯而成,但是铁丝细了没力道,粗了又容易断,跟钟表不同,我们需要的一种力度正好的弹簧,但很可惜,我们还没有制作出来。”</p>
高衡灵光一现,作为后世玩枪的高手,对于枪机的结构很了解,他第一时间想到了一个方案。</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