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崇祯十七年第二期
文盲写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1章 崇祯十七年第二期,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七天,文盲写小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北伐以来,李自成每时每刻都在幻想他已经攻下了北京城!</p>
打开城门后百官叩首,万民相迎。</p>
他坐在皇极殿内的龙椅上,指点江山!</p>
然而...此时北京城就在眼前!</p>
高耸的城墙,犀利的火炮,英勇的军民把他挡在城外。</p>
那种近在咫尺的感觉太难受了!</p>
难受的让他抓耳挠腮!</p>
当李岩说他有计策时,李自成忍不住开口:“先生请讲!”</p>
“第一个是诈降计,明日攻城前,安排千余民夫穿着明军的甲胄前去投降。如果明军射杀他们,可以借此事告诉已经投降我军的明军,明廷在说谎。”</p>
“如果明军把这些人放进城,正好可以让他们在城中作乱。即便里面有人真心投降,对我军也没什么损失。”</p>
李自成点点头,对这个计策比较满意。</p>
“第二个计谋是劝降!”</p>
“谁?”</p>
“吴三桂!”</p>
“吴三桂?”</p>
随着李岩念出这三个字,整个中军大帐陷入短暂的安静之中。</p>
牛金星皱着眉反问:“吴三桂麾下有五万关宁军,都是精锐之中的精锐,他会投降?不可能,绝对不可能!”</p>
李岩淡淡一笑:“请问左辅大人,吴三桂什么时候到达的山海关?”</p>
“据说五天前就已到达山海关!”牛金星想了想。</p>
“山海关距离北京不过区区六百多里!崇祯二年,袁崇焕从山海关出发到达蓟州一带用了四天,他已经够慢了。而吴三桂用了五天时间,却还在抚宁附近徘徊。”</p>
“说明什么?”</p>
“说明他在观望!”</p>
“观望?”李自成有些不解。</p>
“对,吴三桂要是想来早就来了!他在观望,想看看谁会赢得这场事关明廷生死的大战!如果我们久攻不下,他会在我军疲惫之际进京勤王;如果我们攻下北京,他会投降。”</p>
“不过...到底是投降大顺还是投降建奴,就要看皇上有多少诚意了!”</p>
中军大帐内再次陷入安静。</p>
片刻后,刘宗敏说话了,“皇上,当务之急是攻下北京城,至于劝降吴三桂的事,需要从长计议。”</p>
作为李自成从陕西带出来的嫡系,刘宗敏不会让这个话题继续下去。</p>
他现在的爵位是汝侯,外加左都督职。</p>
吴三桂被封为平西伯,假如他投降顺军,李自成至少也得给个侯爵的爵位。</p>
如此一来,吴三桂就和他平起平坐了!</p>
一个降将,有什么资格与他平起平坐?</p>
所以刘宗敏决定暂时避开这个话题,等攻进北京之后再说。</p>
李自成点点头,转而问道:“明日攻城,诸位可有良策?”</p>
众人非常默契的看向刘芳亮。</p>
刘芳亮顿感头大。</p>
他顶着众人的目光说道:“明天攻城还是用放崩法,不过我另有两手准备。”</p>
“通过询问攻城的士兵得知,明军从城上扔下来的东西,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十分刺鼻。明天攻城前让所有人准备一块厚布,沾水后挡住口鼻,或许有效。”</p>
“另一手准备是针对明军扔下的小万人敌,此物燃烧剧烈,极难扑灭。所以我打算让民夫们顶着沾水的棉被前去撬砖,棉被沾水后不但无法点燃,还能抵御火器射击,一举两得!”</p>
李自成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刘芳亮,忍不住问:“这些法子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p>
“回皇上,不是!是李先生想的,只是借我的嘴说了出来。”</p>
“军师?”李自成看向宋献策。</p>
宋献策没有什么好主意,只能点头说道:“皇上,臣以为此法可行。”</p>
“好!”见没人反对,李自成拍板决定道:“希尧(刘西尧),为防止山海关和天津的明军我军,你带所部人马去往通州一带驻扎。”</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