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刘肇基的新任务
文盲写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0章 刘肇基的新任务,大明:距离亡国还有七天,文盲写小说,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肇基毕恭毕敬的接过鸟铳,仔细查看起来。</p>
鸟铳长五尺,重十余斤左右。与其他鸟铳不同的是,这把鸟铳枪口附近多了一把铁制长刺。</p>
他用手掰了下,没掰动,显然是钢铁制造而成。</p>
长刺底部有一截铁管,铁管套在枪管外面,让鸟铳长度增加了一尺,同时也拥有了近战杀敌的能力。</p>
套筒型枪刺示意图(右)</p>
刘肇基指着长刺问崇祯:“陛下,这就是刺刀吗?”</p>
“不错,”崇祯点头,“朕本想将长刺做成刀的形状,可经过勇卫营将士使用发现,做成刀很容易误伤使用者,同时会降低装填速度。”</p>
“所以朕将刀改成了长刺。”</p>
刘肇基皱着眉继续问:“臣有一事不明,给鸟铳加上刺刀的作用是什么?”</p>
“增加鸟铳兵的近战能力,有了刺刀后他们就不用携带腰刀或者长矛了。”</p>
刘肇基将鸟铳拿在手里晃了晃,随后摇头说道:“有了它步兵确实可以不用携带腰刀,但这东西无法替代长矛。”</p>
“为何?”</p>
“因为太短了,我军长矛大致有四种,最长的矛长约一丈八(5.6米),稍短一点的矛一丈七(5.3米),再短一点的矛一丈六(5米),最短的长矛为一丈四尺八寸(4.7米)。”</p>
“这鸟铳加上刺刀总长不过六尺,没办法代替长矛。”</p>
崇祯听罢叹了口气,心中有些遗憾。</p>
刘肇基的话和李宪忠的话一模一样,看来鸟铳加刺刀只能替换掉步兵的腰刀,无法替换掉长矛。</p>
刘肇基见崇祯有些失落,急忙劝说道:“陛下,鸟铳和刺刀组合起来不但减轻了行军负重,还能给朝廷节省腰刀的费用,实乃利器也。”</p>
崇祯点点头,继续问道:“这东西能替代骑兵的腰刀吗?”</p>
“够呛,”刘肇基回答的有些委婉,“骑兵短兵相接武器要轻,动作要快,这样才能在搏斗中占据上风。这鸟铳又长又重,骑兵使用起来很麻烦。”</p>
“既然刘提督也这样说,朕就死心了。”崇祯说话的同时看向王承恩:“传旨下去,将勇卫营鸟铳兵的武器全部换成鸟铳加刺刀,其他兵种暂且不变。”</p>
“使用一段时间没问题的话,全军推广。”</p>
“奴婢遵旨。”王承恩屁颠屁颠的下去传旨。</p>
王承恩离开后,崇祯再次看向刘肇基:“刘提督不想问问保定有多少新兵吗?”</p>
刘肇基想了想:“五千?”</p>
“不对,再猜。”</p>
“一...万?”刘肇基有些激动。</p>
“错,朕在保定招募了三万满饷满粮的骑兵!其中一万五千骑兵已经在李性忠被李性忠训练了半年,朕打算让他带兵南下进行实战。”</p>
“剩下的一万五千新兵则由你训练,不知刘提督以为如何?”</p>
刘肇基心跳开始加速。</p>
满饷满粮的意思是精锐之中的精锐。</p>
这是什么概念?</p>
当年叱咤辽东的辽东铁骑精锐也不过区区万余人而已。</p>
“臣愿前往保定训练新兵。”刘肇基说话的时候热泪盈眶。</p>
让他训练新兵说明陛下信任他,乱世之下这份信任可见一斑。</p>
“好,”崇祯拍着刘肇基的肩膀:“即刻起朕封你为保定副总兵,前往保定训练勇卫营新兵。”</p>
“勇卫营?”刘肇基以为自己听错了,“勇卫营乃陛下亲军,不应该在京师驻防吗?怎么去保定了?”</p>
崇祯淡淡一笑:“勇卫营现有四营,分别是武骧左卫营、武骧右卫营、腾骧左卫营和腾骧右卫营,李宪忠为四营营总。”</p>
“京师一战,勇卫营损失殆尽。为了尽快恢复勇卫营战力,朕分别让李宪忠在京师募兵,让李性忠在保定募兵,懂了吗?”</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