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吵架的艺术
花落人不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十四章 吵架的艺术,三国最强毒士,曹操求我别杀了,花落人不知,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昨日已有不少世家大族的领袖前来找我,似乎对我们收编蛾贼一事颇有微词。”</p>
曹操蹙着眉,一脸忧虑地说道。</p>
众人这才明白,曹操真正的阻力在哪。</p>
是兖州的世家豪族,名士乡绅。</p>
毫不夸张的讲,三国就是门阀世家的三国。</p>
遍观所有诸侯,他们背后必定有门阀世家的支持。</p>
凡是没有的,不是被灭就是被手下人造反。</p>
强如曹操,他之所以能坐上这个兖州牧的位置。</p>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靠着兖州背后世家大族的支持。</p>
如果侵害这些大族的利益,那他们既然能捧起曹操,同样也能将他从这个位置上拉下来。</p>
“主公,此事还是需要倚靠各家大族的支持才行呐。”</p>
李翊在一旁建议道。</p>
毕竟只有这些大族才能够拿的出那么多的粮食,来供养这三十万战俘。</p>
“此事却难呐。”曹操捋着长髯,一脸无奈。</p>
“主公若觉得此事难办,在下愿为主分忧。”李翊主动请缨。</p>
“哦?”曹操眼前一亮。</p>
“主公明日可将各大氏族,兖州名士请来衙署,由在下出面来说服他们接纳降贼。”</p>
曹操闻言大喜,这是他最想听到的回答。</p>
谁都可以去得罪这些氏族,唯独他曹操不行。</p>
如果能由自己的属下出面,说服这帮世族那就再好不过。</p>
次日,衙署大堂。</p>
一大早,堂内就已经人满为患。</p>
来的全是兖州各郡的各大豪族,其实都不用曹操主动邀请。</p>
这些人很多是自发主动找来的。</p>
为得就是一件事,劝阻曹操不要接纳降贼。</p>
从名义上分析,这些豪族士人自诩清流,怎么可能愿意跟一群反贼和解,且同居一个屋檐下呢?</p>
从现实角度分析,三十万蛾贼就是三十万张嘴,这都耗费多少钱粮?</p>
这些世家大族又不傻,要养着三十万人肯定是要从他们口袋里掏钱的。</p>
如果不掏,免不得又要激起叛乱。</p>
所以在众人看来,接纳这些蛾贼就等于是养虎为患。</p>
堂上,以李翊为首,荀攸、荀彧等一众谋士都坐在大堂之上。</p>
堂外簇拥着一排排黑甲武士,用以维护治安。</p>
堂内人声鼎沸,有一人的话语尤为刺耳。</p>
“听说那曹阿瞒竟然要招纳三十万蛾贼入兖州,简直是愚蠢至极!”</p>
以荀彧为首的众人齐齐皱眉,曹操现在好歹是兖州之主。</p>
此人未免忒也狂妄,竟敢直呼曹操为曹阿瞒,实在无礼至极。</p>
“此乃何人?”</p>
李翊坐在椅子上问一旁的荀彧道。</p>
“此人乃陈留名士边让,字文礼,曾担任过九江太守。”</p>
“他的家小均死于黄巾之乱,故而与蛾贼有着深仇大恨。”</p>
“想来他会是此次招纳降贼的一大阻力。”</p>
哦……原来是边让啊……</p>
李翊对他并不陌生。</p>
此人历史上就因为阻止曹操招纳降贼,被曹操给砍了。</p>
但也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p>
曹操由此得罪兖州世族,后来吕布联合张邈一起袭取了兖州。</p>
可以说一个小小的边让,给曹操制造了不少隐患。</p>
“啊,原来是颍川荀先生,两位见礼了。”</p>
边让率先走来,他刻意无视了李翊,而是向荀彧、荀攸进礼。</p>
二荀齐齐拱手还礼:“边先生,久仰,久仰。”</p>
“这位是曹公帐下谋士李翊,字子玉。”</p>
见边让无视李翊,荀彧便主动开口介绍。</p>
边让略感诧异,他初以为这少年郎只是二荀身边的随从,不想竟与二荀同列。</p>
“果真是少年英才啊。”</p>
边让一边拱手作揖,脸上却皮笑肉不笑,看不出半点称赞之意。</p>
但要说当面对你笑,背后捅你刀,这种事李翊可太擅长了。</p>
“呵呵,哪里哪里,天下谁人不知边先生博学辩,在下已是神往已久。”</p>
“今日得见君颜,甚感荣幸。”</p>
边让陡然变色,李翊这番恭维的话换作平时倒没什么。</p>
可现在两边是要针锋相对的,这小子上来给你戴高帽子,听起来就像是一种讽刺了。</p>
“哼。”</p>
边让轻哼一声,不加理会李翊,转而来到二荀身前,眉头一蹙,语气陡然变得冷冽起来。</p>
“两位先生,可知我兖州将要大祸临头否?”</p>
二荀对视一眼,几乎同时笑着摇了摇头。</p>
“未知也。”</p>
“黄巾贼子屠戮生灵,逆天无道,是我大汉的蛀虫。”</p>
“如今曹操竟然想要招纳三十万黄巾降贼入兖州,我兖州子民岂不是要大祸临头么?”</p>
曹操?</p>
直呼其名讳?</p>
边让此举就太没礼貌了,他哪怕喊一声,“曹兖州”、“孟德”、“曹公”等都还好。</p>
可当着曹操属下的面,不用任何敬词,竟直呼“曹操”大名。</p>
在平辈之间,这种喊法几乎等于是骂人!</p>
好在二荀皆为官多年,见过大风大浪,并未发脾气,而是耐心解释道:</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