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叁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零五章 推研,道丰年,陌叁拾,海棠书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长夜漫漫,床头床尾,一男一女喁喁细谈,偶尔争执,短暂沉默,当然也会有因一件小事而话题偏离、发觉后又强行拽回的情况,无论如何,都没有大打出手,不得不说,已经是小夫妻过日子应有的样子,只是两人都不自知,一致认为那天也许回来,但终究很远。</p>
也有可能是第一次认真交谈的缘故,事情很大,彼此专注,精力都放在推敲细节,确定判断不会出错,至少大的方向上没有出错,因而忽略了这些。总之,此刻的他们是一心想要解决眼前问题的。</p>
夺嫡、立储。</p>
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父子兄弟之间的较量,按说与他们毫无关系,但满朝文武、数不清的勋爵权贵,又有几个能够置身事外?毕竟利益攸关。</p>
一旦变成君臣,关系自然疏离,都俞吁咈、君明臣贤是朝廷必然要有的样子,底下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彼此心中有数,只有君去亲近下臣,臣下不能当真顺杆上爬,除非你对浮华人世、家眷亲朋毫无眷恋,觉得舍了性命也无妨,所以古来帝王大多称孤道寡。</p>
然天子也是人,七情六欲一样不缺,也会想要可以亲近的朋友,不涉太多利益,在一起闲聊扯淡,听着简单,要求不高,但对君君臣臣而言,并不容易。</p>
但只要有心,终究还是有人能做到薄冰之上,始终不坠,为数不多,徐国公便是其中之一。</p>
他运气好,年幼时与顺帝一起生活过,儿时玩伴一路走来,天生便比旁人亲近,加之不好权术不恋权位,一心只想玩乐,虽然有些癖好毫无德性,但对顺帝而言,可以亲近的条件已经足够多,些许微瑕,不足挂齿。</p>
徐国公自然清楚这些,平时行事再横行跋扈无所顾忌,一些禁忌也是不会碰的,比如过问朝政,探问顺帝心思,又比如……立储。</p>
由顺帝专断的事情,徐国公一向不会多嘴,何况这等关系宗庙社稷传承的大事。往日里有人求上门来,或犯事、或谋官,想他帮忙在帝前说上两句好话,他都要审慎再三,确定无碍再去进言,当然,报酬不菲,不然他玩乐的钱哪里来?</p>
像这种小事,案子不涉根本,又或者谁去都行的职缺,顺帝也乐意给他面子,有来有往关系才能长久,至于大公无私,那是圣人才会考虑的事情,能不能做到也两说,何况他们不是。</p>
各取所需,才能其乐融融。</p>
按说这样的徐国公没有被人惦记的必要,真要惦记也是拉拢为先,怎么也不到刺杀的地步。但人在世上,总得交际,他的癖好又人尽皆知,难免会有投其所好者,但在这方面做到最好的是三皇子。</p>
三皇子膝下已有一子一女,儿子刚断奶不久,而儿子的奶妈如今是徐国公府内院管事,司理国公起居一应事宜,具体还兼不兼别的差事,不得而知。</p>
因着这样一个女人,徐国公与三皇子来往增多,但也都是些节日聚会、礼尚往来,仍属于正常的范畴,两边都没表露过暧昧不清的关系,也就更不会有鲜明的立场。</p>
但这对一些人而言,已经足够多了。</p>
于是,徐国公遇刺了。</p>
表面上看,徐国公遇刺与立储没有一点关系,完全是他品行不端,咎由自取。但加上背后那只搅乱的手,就不能这样去想。冒险做这样的事肯定有目的,总不能是为了行侠仗义……至少在行事手段上完全看不出这样的意思。</p>
那么事涉夺嫡,就成了最合情合理的解释。</p>
但要简单看成是为了断去三皇子一大臂助,就要他性命,似乎还是差点意思,太简单粗暴,也太过了,莫说夺嫡还不到如火如荼的地步,即便是被逼到兵戎相见,直接除掉对手仍有一说,剪除在边缘徘徊的助力,往往适得其反,效果不佳不说,还会令的人人自危,包括自身阵营……新皇登基,必然会有一批功臣上位,但功臣能否善终,可就取决于他们跟了一个什么样的主子,太过残暴的,还是敬而远之。</p>
由此可知,这次行刺,他们并没想要徐国公的命,只是让他受些惊吓,无法再次出京……从只让一个卖猪的屠户出手,并没有派人襄助也能佐证,因为在禁军与镇北军双重护卫下,一个屠户是不可能得手的。</p>
至于为何绊住徐国公,周复关宁一致认为,是与他这次做的事情有关。</p>
开封、顺德等几个府道受了蝗灾,求朝廷赈济、减税轻赋的折子两三个月前就已进京,但对于如何赈灾,拨付多少粮食钱款等问题,在朝堂争论不休。</p>
朝臣都有故旧,甚至就曾在其中一些地方任职,自然想着帮忙多争取一些,以后再去,必然风光无限。</p>
也有一些是受人所托,许了好处,即便灾情不重甚至没有灾情,也想趁机捞上一笔,于是也主张钱款多给税赋少收。</p>
这两类人目的相同,自然吵不起来,但也有秉持中立,一心为公的良臣,大概是嗅到了其中的猫腻,极力反对只听片面之词就发粮拨款,主张查实之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行拨付。</p>
另一边自然不肯,理由也充分,天灾无情,晚救济一天,不知有多少百姓要饿死,那可是大原的子民,怎可见死不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